首页> 中文学位 >氧化钒-碳纳米管复合薄膜的制备、表征及光电特性研究
【6h】

氧化钒-碳纳米管复合薄膜的制备、表征及光电特性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第一章 绪 论

1.1 研究背景

1.2 溶胶凝胶制备VOx的研究现状

1.3 VOx-CNT复合薄膜的制备和应用

1.4 本论文的选题和研究内容

第二章 VOx薄膜及VOx-CNT复合薄膜的制备和表征

2.1 VOx及复合薄膜的制备方法

2.2 VOx及复合薄膜的表征测试方法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Sol-gel制备VOx的特性研究

3.1 引言

3.2 退火温度对VOx薄膜的影响

3.3 退火时间对VOx薄膜的影响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VOx-CNT复合薄膜的制备和表征

4.1 引言

4.2 VOx及VOx-CNT复合薄膜制备方法

4.3不同制备方法复合薄膜的形貌研究

4.4不同制备方法复合薄膜的结晶研究

4.5不同制备方法VOx-CNT的FTIR谱图

4.6不同制备方法VOx-CNT的电学性能研究

4.7 本章小结

第五章 VOx-SWCNT复合薄膜的性能优化

5.1 引言

5.2 VOx和VOx-SWCNT复合薄膜的制备

5.3 SWCNT浓度对薄膜形貌的影响

5.4 SWCNT浓度对薄膜结晶的影响

5.5 SWCNT浓度对薄膜化学结构的影响

5.6 SWCNT浓度对薄膜光学性质的影响

5.7 SWCNT浓度对薄膜电学性质的影响

5.8 本章小结

第六章 VOx及VOx-SWCNT复合薄膜的椭偏研究

6.1 引言

6.2 VOx及VOx-SWCNT复合薄膜的制备

6.3 VOx及VOx-SWCNT复合薄膜的形貌及结晶分析

6.4 VOx及VOx-SWCNT复合薄膜的椭偏模型

6.5 VOx及VOx-SWCNT复合薄膜的光学性质

6.6 VOx薄膜及VOx-SWCNT复合薄膜的椭偏振子模型讨论

6.7 本章小结

第七章 VOx及VOx-SWCNT复合薄膜MNR特性研究

7.1 引言

7.2 VOx及VOx-SWCNT复合薄膜的制备

7.3 VOx及VOx-SWCNT复合薄膜的形貌及结晶分析

7.4 不同退火温度下VOx薄膜的MNR特性

7.5 不同退火温度下VOx-SWCNT复合薄膜的MNR特性

7.6 不同SWCNT浓度的VOx-SWCNT复合薄膜MNR特性

7.7 本章小结

第八章 总结与展望

8.1 本论文的主要结论

8.2 本论文的创新点

8.3 工作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展开▼

摘要

溶胶凝胶法(Sol-Gel)制备的氧化钒(VOx)的结构、光学和电学性能已经被广泛研究,然而,迅猛发展的实际应用对材料性能不断提出新的挑战。为了提高该材料的综合性能,基于VOx的复合材料备受关注,其中,对氧化钒-碳纳米管(VOx-CNT)复合材料的研究最深入。目前,VOx-CNT复合材料的研究及应用主要集中在超级电容器和传感器方面,该复合材料在红外探测器中的研究尚未见报道。本文采用Sol-Gel制备了VOx和VOx-CNT复合薄膜(2≤x≤2.5),并通过多种材料表征方法对薄膜进行了全面的研究。分析了氧化钒-单壁碳纳米管(VOx-SWCNT)复合薄膜作为红外探测器热敏材料的可行性。本文的研究内容如下:
  采用Sol-Gel制备了VOx薄膜并分析了其形貌、晶态和光电性能。结果表明,退火温度太低、退火时间太短都会导致钒醇盐不能充分分解,无法形成性能优异的VOx薄膜;而退火温度太高会破坏VOx的结构、长时间退火会使薄膜被氧化为高价态V2O5,两者都会降低薄膜综合性能。与之相比,310℃退火1 h能够得到综合性能最优的VOx薄膜,其主要成分为V2O5,并含有少量低价态VOx,其方阻较低,TCR达到-2.52%K-1、具有较高的吸收率,有望用作微测辐射热计热敏材料。
  基于Sol-Gel,采用三种不同的薄膜制备方法(混合旋涂、分层旋涂和分层喷涂)制备了VOx-CNT复合薄膜。不同制备方法和碳纳米管种类会影响VOx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在混合旋涂和分层旋涂制备的复合薄膜中,VOx与 CNT之间的相互作用比较弱,所以通过上述旋涂方式加入CNT对薄膜性能提升较小。对于分层喷涂法,MWCNT与 VOx之间的相互作用比较强烈,由此明显地损坏了VOx的结构并降低薄膜方阻和TCR;然而,VOx与SWCNT之间的相互作用适中,因而具有较好的均匀性、适当的方阻和较高的TCR,表现出更优的综合性能。
  在分层喷涂法制备VOx-SWCNT的基础上,深入探讨了SWCNT浓度对薄膜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复合薄膜中,VOx与SWCNT之间通过化学作用结合,该相互作用随着碳纳米管浓度的升高而增加,并在浓度约为6 wt%时达到饱和。与之对应,复合薄膜的V=O含量、光学透过率、光学带隙、方阻和TCR均发生规律性变化,并在6 wt%时达到饱和。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复合薄膜的综合性能在碳纳米管浓度约为4 wt%时达到最优,此浓度下的复合薄膜具有良好的微测辐射热计应用前景。
  进一步使用椭圆偏振技术对Sol-Gel制备的VOx-SWCNT复合薄膜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表明,5振子Tauc-Lorentz模型可以作为VOx及VOx-SWCNT的色散模型。研究发现,使用椭偏仪对复合薄膜进行表征测试得到的薄膜光学带隙、定域态宽度等参数也随着碳纳米管浓度的增加而变化,并出现了与上一章内容类似的饱和现象。此外,还对Tauc-Lorentz模型中不同的振子能量进行了归属,这对于认识VOx薄膜及VOx-SWCNT复合薄膜的能带结构,拓展Tauc-Lorentz模型的应用有重要的意义。
  重要的是,本文还对 Sol-Gel制备的不同退火温度下的 VOx薄膜和VOx-SWCNT复合薄膜的电学性质进行了深入研究。不同退火温度下的VOx薄膜电导率的EMN为+16 meV,说明其电导率符合Meyer-Neldel Rule(MNR)。然而,当SWCNT加入之后,低温退火(≤310℃)的复合薄膜的EMN为+13 meV,仍然呈现MNR;令人惊奇的是,高温退火(≥310℃)的复合薄膜EMN为-43 meV,出现反MNR现象。最后,对不同浓度VOx-SWCNT复合薄膜的电学性能进一步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碳纳米管浓度的复合薄膜的电导率也出现 MNR现象,EMN为+46 meV。本文还对三类薄膜电导率的 MNR现象进行了理论分析,这对于认识VOx和VOx-SWCNT复合薄膜的电学性能以及深入了解MNR和反MNR现象有重要意义。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