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基于土地利用的喀什市生态敏感性研究
【6h】

基于土地利用的喀什市生态敏感性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2 研究区概况

2.1 自然地理概况

2.2 社会经济概况

3 喀什市土地利用动态变化分析

3.1 数据和方法

3.2 土地利用动态变化与分析

3.3 土地利用变化转移矩阵分析

3.4 小结

4 基于土地利用的生态敏感性分析

4.1生态敏感性因子的选取

4.2生态敏感性因子指标体系及其分级标准

4.3生态敏感性评价方法

4.4 生态敏感性评价结果分析

5 生态问题分析与敏感区对策

5.1主要生态环境问题及成因分析

5.2敏感区对策与建议

6 结论与展望

6.1研究结论

6.2展望与不足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展开▼

摘要

本文以喀什市市区为主要研究对象,结合土地利用与生态环境的相互联系构成基本框架,通过运用土地利用动态度、地理信息系统空间分析功能和层次分析法(AHP),建立土地利用变化下的生态敏感性指标体系和分级标准,分析各类土地利用类型(包括耕地、园地、林地、草地、其它农用地、居民及工厂用地、交通用地、水利设施用地和未利用地等)的面积比例及变化过程。与此同时,选择区域内分级标准,如坡度、高程、植被覆盖指数(NDVI)、土地利用类型及水域等最有代表性特征的5个生态敏感性因子,对近24年来喀什市土地利用动态度变化、地类转化、生态因子分布情况、敏感性程度及其变化特征等方面进行定量分析,提出敏感区保护与对策建议,并得出以下结论:
  (1)从土地利用方面来看,喀什市1990、2000和2014年的城市总面积为55480hm2,保持稳定状态。其耕地、林地、草地、水利设施用地和未利用地面积持续减少,年均减少面积达到-10.52hm2、-32.83hm2、-83.00hm2、-61.64hm2和-6.26hm2。园地、其它农用地、居民及工厂用地、交通用地显著增加,年均增加量分别为72.72hm2、8.76hm2、111.84hm2和78.55hm2。各种用地类型在不同研究时段内的变化规律有所不同,耕地、林地、草地、水利设施用地、未利用地在1990-2000年间的动态度均大于2000-2014年间的动态度,其他类型用地在研究后期的动态度均小于前期的动态度。
  (2)从土地利用转化方面来看,在1990-2014年的土地利用类型转化当中,耕地转出其它土地类型的面积最大,是转变为其他用地类型的主要来源之一。而其它土地类型转入园地的面积最小。林地的主要转入方向为未利用地;草地的主要转出方向为耕地;其它农用地、居民工厂用地和交通用地的主要转入方向为耕地和未利用地;水利设施用地和未利用地的主要转出方向为居民工厂用地,其次是耕地、林地和交通用地。转出面积最大的是居民及工厂用地、草地、水利设施用地和未利用地,其面积分别为98.14hm2、2.74hm2、6.71hm2和32.80hm2,分别占总转化面积的74.30%、68.16%、65.15%和49.95%。转入面积最大的土地利用类型为未利用地、耕地、居民及工厂用地和交通用地,其面积分别为1.68hm2、13.18hm2、1.68hm2、98.14hm2和24.01hm2,分别占总转入总面积的91.30%、86.48%、77.42%,69.57%和90.30%,其中耕地、林地、居民及工厂用地、交通用地和未利用地之间的转化趋势明显。
  (3)从生态敏感性方面来看,每个因子生态敏感性分布情况各不相同,高敏感区和中敏感区主要分布在植被覆盖率较高、地势和坡度低、绿化面积较大的区域,其中坡度因子的敏感区面积最大,占研究区总面积的50.28%;而低敏感区和不敏感区分布于地势和坡度较高的丘陵、荒地、未利用地等区域,其中因子敏感区面积最大的是水体因子,最小的为坡度因子,分别占研究区总面积的76.33%和2.97%。市区坡度大的区域敏感性程度低,坡度小的区域则敏感性程度高;地势高的区域敏感性程度低,地势低的区域敏感性程度高;水域及植被覆盖面积越大,其区域生态敏感性程度越高。水利设施用地、林地、园地、草地、耕地和其它农用地的敏感性程度高,而居民及工厂用地、交通用地和未利用地的敏感性程度较小。高度敏感区是受人类干扰影响较大的区域之一,其因子自我恢复能力较差,敏感性总体程度高,要注重保持生态完整性,对此类区域可作为重点生态保护区。中度生态敏感区可同样受到人类活动的干扰,其生态功能较弱、生态系统不稳定,本区有一定程度的自我恢复能力,应该选择为控制性发展区域。低度和不敏感区的生态系统比其他敏感区稳定,敏感性程度低,能承受外界因素一定的破坏和干扰,此类区域不仅与城市生态环境有直接关系,而且适合建设面积较大的经济开发区。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