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公共利益导向的区级财政体制改革与管理创新研究
【6h】

公共利益导向的区级财政体制改革与管理创新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

第二节 研究目的和意义

一、研究的目的

二、研究的意义

第三节 国内外研究成果及述评

一、国外研究成果及述评

三、国内研究成果及述评

第四节 研究方法

一、系统分析方法

二、实证分析方法

三、理论分析方法

第五节 研究思路

一、文章结构

二、文章的创新点

三、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重点

第二章 分析区级财政体制改革的理论框架

第一节 按公平原则分析政府的职责

第二节 大政府与小政府:新公共管理理论的启示

第三节 我国财政管理体制变迁的制度经济学分析

一、高度集中财政管理体制向委托—代理模式下财政包干体制的转变

二、从财政包干体制向非委托—代理模式下分税制财政体制的转变

第四节 公共利益理论体系

一、一般法律意义上的公共利益

二、实证分析法学意义上的公共利益

三、公共利益理论引导政府职能的转变

第三章 目前区级财政体制改革存在的问题

第一节 目前区级财政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

一、财政收入管理体制不尽规范

二、财政支出管理机制还不健全

三、财政对经济建设的支持机制还不规范

四、区、镇财政体制涉及的结算税种范围狭窄

五、财政体制机制还不够完善

第二节 影响区级公共财政体制改革深化的因素

一、财政收入增长缓慢

二、刚性支出增长过快

三、缺乏必要的大环境支持

四、改革缺乏必要的动力

五、部门预算简单粗放,体系不完善

第四章 区级财政体制合理定位和管理创新

第一节 改革税收收入分成体制

一、界定企业户管

二、确定存量基数

三、增量比例分享

四、差别转移支付

五、全区总体平衡

六、规范扶持企业发展相关政策

第二节 合理定位财政职能

一、财政职能应向公共利益倾斜

二、财政收入应进一步侧重于新农村建设

三、财政分配应更加兼顾各项社会事业长足发展

第三节 改革支出管理制度

一、完善国库集中收付制度

二、逐步建立科学规范的预算科目体系

三、全面推进政府采购制度

四、开展收支两条线改革

第四节 深化财政预算管理改革

一、明确预算管理的着眼点

二、处理好分权和集权的关系

三、建立健全预算资金管理的责任制度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展开▼

摘要

财政体制是在特定的行政体制下,通过一定方式调节政府间财力分配的基本制度。具体地说,它是国家在中央和地方以及地方各级政权之间,划分财政收支范围和财政管理职责与权限的一项根本制度。随着我国政治体制改革和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财政体制也在发生变化,学者们将这种发展变化概括为:财政支出呈现出一种全面“退出生产领域”的趋势;财政支出中不仅投资比重大大缩小,而且投资从生产领域转向具有准公共产品性质的基础设施领域;财政收入结构中,从税收和利润大体各占一半的状态转变为以税收为唯一的基本财政收入形式等等,所有这些变化都体现了我国财政体制的公共化趋势。2007年,我国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突破20%,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比上年的18.79%又提高了约1.89个百分点。随着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越来越大,财政体制改革的任务迫在眉睫。要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建立和完善公共财政体系。1992年,我国确立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与之相适应,我们的财政体制也开始发生变化,也就是从计划财政向公共财政转变。近些年,我国通过完善分税制与政府间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创新财税管理机制、深化预算管理体制改革等措施,初步建立起公共财政体制的基本框架。但是,与完善公共财政体制的要求相比较,我国还有相当一段距离。因为原来的财政体制存在较多弊端,特别是近几年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财政收入快速增长,原有的财政体制已越来越不适应当前经济形势,为使财政更好的服务经济发展的需要,按照构建公共财政体制建设的要求,必须打破目前所有体制政策约束,在分税制的基础上,根据镇级社会事业发展和事权范围及基期年地方财政收入情况,重新确立新的区、镇财政体制。本文从我国区级财政体制现状入手系统论述了我国的区级财政体制改革的迫切性。本文的研究重点主要在以下几方面:(1)分析区级财政体制改革的理论框架(2)目前区级财政体制中存在的问题(3)体制改革的合理定位和管理创新的措施通过对南汇区财政体制改革的分析,结合我国目前的现状,分析阐述我国财政体制向公共财政体制转变的必然性及迫切性。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