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胡炳文易学思想研究
【6h】

胡炳文易学思想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内容提要

英文提要

引言

第一章胡炳文其人及易学著作

第一节胡炳文的身世及师承

第二节胡炳文的易学成就

第二章 胡炳文的易学思想

第一节胡炳文易学的发端

第二节胡炳文易学的主要特征

一、深化朱子易学“《易》本卜筮之书”的观点

二、继承并推进朱熹以图解《易》的治易理路

三、胡炳文易学超越朱熹的独特哲学思想

第三节胡炳文易学象数与义理观

一、以象数、卜筮求易理

二、理、象、数、辞未尝相离,统一义理与象数两派

第三章胡炳文治易态度及方法

第一节“折中是正”的治学精神

第二节居“儒”解《易》的方法论意义

第四章胡炳文易学的评价及影响

第一节志于官学的局限性

第二节在元代易学史上的价值

第三节胡炳文易学思想的现代意义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展开▼

摘要

胡炳文易学启蒙于家学。明人程敏政撰《新安文献志》中有胡炳文之祖父胡允济、父亲胡斗元皆精通五经、尤其精研《周易》的记载。而胡氏家学,特别是胡炳文易学又发端于程朱学派。《程氏易传》中的义理之学和兼重象数和义理的朱子易学,成为胡炳文易学思想的直接来源。细言之,朱熹在学术思想史上的贡献,在于继承和发展了二程学说,建立起完整的理学体系,与二程合称“程朱学派”。而在易学研究领域,朱熹的易学专著,以《周易本义》、《易学启蒙》为主,是后人称为“宋易”的重要代表作。胡炳文易学就是通过阐释朱子易学中的突出代表作--《周易本义》来体现自己的易学指归的。在这个过程中,也充分展现了胡炳文易学对朱熹易学思想的把握与传承。 在易学发展脉络上讲,胡炳文易学属于程朱学派,其义理思想的最初渊源,来自《程氏易传》中程伊川“自家体贴”出“天理”的义理之学;象数易学思想来自朱熹。由于胡炳文是通过阐释朱子易学,来构建其易学思想体系的,《周易本义》是构建其易学思想的重要载体。朱熹又是象数易学大师,这又致使胡炳文继承义理而兼重象数的易学思想,具体包括胡炳文对朱子易学“《易》本卜筮之书”观点的深化、继承并推进朱熹易学的以图解《易》的治易理路。胡炳文继承并推进朱子易学以“图”解《易》的治易理路中,又包括胡炳文对朱子易学中《河图》、《洛书》乃象数之源的肯定和运用和继承朱子而阐发伏羲之图为圣人作《易》之本。胡炳文易学承继家学、以程朱为宗,最后通过透彻解释《周易本义》实现其从朱熹易学发展到胡氏易学的独立哲学特质。这又具体表现在:胡炳文易学所流露的居安思危之忧患意识、易学为时的哲学特质等。胡炳文易学形成于宋明理学形成发展之际,从而无法割裂其与理学的关系,从而要正确认识其象数和义理观。这具体表现在:以象数、卜筮求易理而彰显理学,以及承继朱子理、象、数、辞未尝相离,统一义理与象数两派,而落脚于“理本论”的易学特点。 胡炳文所取得的易学成就,也展现出他独特的治易态度和治易方法。胡炳文对朱子易学的继承,是与其“折中是正”的态度联系在一起的,“是”就是,就加以认同;“非”就非,加以质疑、加以指正。而且,他对朱子易学的认同或“是正”也有一个独立思考过程。胡炳文易学以《大学》、《中庸》、《论语》、《孟子》、《诗经》、《尚书》、《礼记》等儒家经典,来诠释朱子《周易本义》的方法,本篇硕士论文把它称为——居“儒”解《易》的方法。 概括说来,胡炳文易学在继承朱熹易学的过程中,体现出自己的治易素养与易学理念。主要表现在分辨象占的独到见解、阐释《彖》、《象》的自家新义、启示《周易折中》之《杂卦略义》纯言互卦等。胡炳文之《周易本义通释》以朱熹易学为蓝本,辨象析理,折中是正,在融会朱熹易学思想的阐释中,以儒学修治的涵养功夫来展现其治易风格,使其成为元代易学史上仅次于以象数易学著称的易学大师胡一桂、吴澄的一位“以易名家”。他以平静之心态、严谨之学风,作平凡而扎实学问的精神以及他顺应元代重视“汉化”的潮流,折中是正,以“儒”弘《易》的治易精神,对于我们今天进行易学研究,乃至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仍然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