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我国非营利组织志愿者激励问题研究
【6h】

我国非营利组织志愿者激励问题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选题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研究框架和研究方法

1.3.1 研究框架

1.3.2 研究方法

第二章 非营利组织志愿者激励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2.1 非营利组织志愿者激励的相关概念界定

2.1.1 非营利组织及其特点

2.1.2 非营利组织志愿者及其特点

2.1.3 非营利组织志愿者激励及其特点

2.1.4 志愿精神

2.2 非营利组织志愿者激励的理论基础

2.2.1 激励理论

2.2.2 公民社会理论

2.2.3 人力资本理论

2.3 非营利组织志愿者激励机制构建的原则

第三章 我国非营利组织志愿者激励现状及现存问题分析

3.1 非营利组织志愿者激励的现状

3.1.1 非营利组织志愿者激励的成就

3.1.2 非营利组织志愿者激励存在的主要问题

3.2 非营利组织志愿者激励缺失的原因分析

3.2.1 政府行政干预色彩浓厚

3.2.2 非营利组织经费筹集困难

3.2.3 非营利组织志愿者管理体制不顺

3.2.4 公民社会参与不够,志愿奉献意识不足

3.2.5 缺乏专业化的管理人员

第四章 国外非营利组织志愿者激励的实践及启示

4.1 国外非营利组织志愿者激励的特点

4.2 国外非营利组织志愿者激励对我国的启示

4.2.1 政府高度重视,激励措施灵活全面

4.2.2 制定完善的法规制度,使激励工作有法可依

4.2.3 资金来源渠道宽泛,保证激励机制良性运作

第五章 构建非营利组织志愿者激励机制的对策

5.1 非营利组织外部激励

5.2 非营利组织内部激励

5.3 志愿者自我激励

结束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展开▼

摘要

我国非营利组织的蓬勃发展及在社会中的作用有目共睹,而志愿者作为非营利组织的核心资源,是组织发挥作用的顶梁柱。志愿者及志愿服务活动在促进社会和谐,人民安居乐业方面的优势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而充分发挥志愿者作用最有效的途径就是最大限度地激励志愿者实现其社会价值。随着志愿者队伍的壮大,志愿者激励工作日益受到重视,各种类型、层次和规模的志愿者激励措施在非营利组织中相继开展,也取得了一定成效。但由于我国非营利组织志愿者及其服务活动开展的时间较晚,志愿者激励机制还不够完善,甚至出现了志愿失灵等问题。这些问题严重制约了志愿者队伍的壮大和非营利组织的进一步发展。本文在综合阐述了相关非营利组织志愿者激励理论的基础上,深入分析了我国非营利组织志愿者激励现状,从组织资金、公民志愿意识,参与和支持志愿活动的动机等方面探析现存问题的原因,同时在借鉴国外非营利组织中志愿者激励措施的经验基础上,从非营利组织外部、非营利组织内部和志愿者自身三个不同的角度提出了构建我国非营利组织志愿者的激励机制。主要体现在:一是在非营利组织外部要完善政府政策法规,特别是要发挥国家立法在志愿者激励方面的权威性,同时提供健全的社会保障体系;二是在非营利组织内部要形成以精神激励为主多种激励方式相结合的激励方法,要健全资金来源渠道等;三是志愿者要加强自我激励。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