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脑局部亚低温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管内皮细胞功能的影响
【6h】

脑局部亚低温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管内皮细胞功能的影响

代理获取

摘要

研究目的:脑梗死是脑卒中的常见类型,其发病率、致残率和致死率都很高。虽然各国都在积极开展脑梗死的防治研究,但至今仍缺乏有效的治疗措施。急性脑梗死有效治疗方法包括两种:①静脉溶栓治疗;②神经保护治疗,即阻止缺血引起的脑组织一系列的病理及生化反应,防止神经元的死亡。尽管已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脑保护剂的临床试验却未取得预期的结果。亚低温的应用为脑梗死的治疗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20世纪90年代大量的动物试验和临床资料证实亚低温对脑梗死有确切的保护作用。本课题主要通过比较脑局部亚低温治疗和常规药物治疗脑梗死后患者血清一氧化氮(NO)和内皮素(ET)的含量变化,并采用美国国立卫生院脑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cale,NIHSS)评分、Fugl Meyer评价法及Bathel指数(BI)评价采用不同治疗方法后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的恢复情况,从而观察对比局部亚低温治疗脑梗死的疗效及探讨局部亚低温对脑缺血的保护机制。
   研究方法:所有病例均符合1995年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制定的脑梗死诊断标准,并经头颅CT或MRI证实;发病时间为24h内;年龄在45岁~88岁之间;首次发病或未留下后遗症的再发者;有肢体瘫痪且瘫痪肢体肌力在Ⅲ级以下。排除标准:①既往大面积脑梗死病史、脑出血史;②外伤性和肿瘤性脑出血,脑血管畸形所致脑出血;③排除高血压脑病、感染性疾病、免疫性疾病及血液系统疾病患者;④严重肝肾功能障碍、消化道出血、心力衰竭及多脏器功能衰竭。病例分组:选择2009年5月~2010年9月入院的急性脑梗死患者病人66例,其中男35例,女31例。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局部亚低温组33例,男17例,女16例;年龄45~86岁,平均(63.54±13.26)岁;从发病到治疗的时间平均为(12±9)h,美国国立卫生院脑卒中量表(NIHSS评分)为(17.22±1.91)分;常规治疗组33例,男18例,女15例;年龄46~88岁,平均(62.76±13.68)岁,从发病到治疗的时间平均为(13±8)h,NIHSS评分(17.37±2.44)分。两组年龄、性别比、病情严重程度、伴发疾病以及开始治疗时间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药物治疗:亚低温组及对照组诊断明确后,均给予常规脱水降颅压、抗血小板聚集或抗凝药物、脑保护剂、对症及支持治疗。亚低温治疗:亚低温组除常规药物治疗外,入院时即采用SDL-V型双控颅脑降温仪(唐山产)行局部亚低温治疗;采用OMRON红外线耳式温度计(大连欧姆龙有限公司)测量鼓膜温,以脑温=鼓膜温±0.5℃为标准,保持鼓膜温在33-35℃左右,治疗时间为48~72h,同时进行心电、血压、呼吸、脉搏、瞳孔、血钾等监测。复温:采用每1-2d恢复1℃的缓慢升温方式,复温速度每小时不超过0.1℃。观察指标:临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采用美国国立卫生院脑卒中量表(NIHSS评分),满分22分;运动功能采用Fugl Meyer评价法(FMA),满分100分,日常生活活动(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ADL)能力采用Bathel指数(BI)评分,满分100分。两组均在治疗前及治疗后30 d进行评分;并在第1,3,7,14天采用硝酸还原法测定血清中NO的含量,采用放免分析方法测定血浆中ET的含量。
   结果:
   在治疗后第3、7、14天亚低温组NO含量较对照组显著升高(均为P<0.01),在治疗后第7天亚低温组ET含量低于对照组(P<0.05),第3、14天亚低温组ET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前两组NIHSS评分、Bathel指数和Fugl Meyer评分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1个月后,亚低温组NIHSS评分比常规治疗组显著降低,亚低温组Bathel指数和Fugl Meyer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此结果表明,亚低温联合常规药物治疗能够较好地发挥脑保护作用。
   结论:
   局部亚低温治疗可维护ET、NO处于动态平衡状态,保护血管内皮细胞功能,发挥其脑保护作用,从而使患者神经功能缺损得到更好的恢复。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