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瑞舒伐他汀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清髓过氧化物酶水平的影响
【6h】

瑞舒伐他汀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清髓过氧化物酶水平的影响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符号说明

前言

资料与方法

1 临床资料

2 治疗方法

3 标本采集与检测

4 统计学分析

结果

1 他汀组、对照组、健康对照组一般资料比较

2 各组MPO基线水平比较

3 瑞舒伐他汀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清MPO、hs-CRP、NT-proBNP水平的影响

讨论

1 慢性心力衰竭发病机制

2 NT-proBNP与慢性心力衰竭

3 hs-CRP与慢性心力衰竭

4 MPO与慢性心力衰竭

5 瑞舒伐他汀与慢性心力衰竭

6 瑞舒伐他汀与MPO

7 瑞舒伐他汀与NT-proBNP

8 瑞舒伐他汀与hs-CRP

9 MPO与hs-CRP、NT-proBNP

结论

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展开▼

摘要

目的:
   慢性心力衰竭(chronicheartfailure,CHF)是各种心血管疾病发展的严重阶段。近年来研究证明心室重构、氧化应激、内皮功能障碍、炎症反应在心力衰竭的发病机制和病理生理过程中有重要作用。髓过氧化物酶(myeloperoxidas,MPO)是近来发现的与慢性心力衰竭有关的炎症因子。有研究显示较高水平的髓过氧化物酶可以预测心力衰竭的发生,可能通过介导炎症反应、内皮功能障碍和心室重构等参与慢性心力衰竭的进程,但其机制尚不明确。已有一些临床和动物实验表明他汀类药物对心力衰竭有益,可能通过改善血管内皮功能、抗炎、抗氧化、调节神经激素活性、抑制心室重构、改善心肌细胞功能、恢复心脏自主神经功能等作用于心力衰竭过程。同时有研究表明,他汀类药物能降低血清、体外培养细胞及组织中的髓过氧化物酶水平。本研究观察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清髓过氧物酶水平及瑞舒伐他汀对其水平的影响,探讨其在慢性心力衰竭发生发展中的机制及调节机制,为临床评估慢性心力衰竭提供新的观察指标,为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治疗和深入研究提供新的探索方向,为他汀类药物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提供依据。
   方法:
   将2011年6月至2011年12月在山东大学附属省立医院心内科住院的6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Ⅱ-Ⅳ级)随机分为他汀组、对照组,每组各30例;另取健康人30例为健康对照组。对照组给予慢性心力衰竭常规药物,他汀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瑞舒伐他汀钙(可定)5mg,每晚一次,共4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于治疗前后清晨抽取空腹静脉血,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清MPO水平(MPO-ELISA试剂盒)、电化学发光免疫法测定血清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罗氏Cobase601全自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散射比浊法测定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西门子BNProspec全自动特定蛋白分析仪);健康对照组仅测定血清MPO水平。
   结果:
   1.MPO:他汀组、对照组患者血清MPO基线水平均高于健康对照组(p<0.001)。他汀组患者治疗4周后MPO水平明显下降(p<0.001),对照组治疗前后MPO水平无统计学差异(p=0.562);治疗4周后MPO水平他汀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01)。
   2.hs-CRP:他汀组患者治疗后血清hs-CRP水平明显下降(p<0.001),对照组治疗前后hs-CRP水平无统计学差异(p=0.643);治疗4周后hs-CRP水平他汀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01)。
   3.NT-proBNP:他汀组、对照组患者治疗前后NT-proBNP水平均明显下降(p<0.001)。治疗4周后NT-proBNP水平他汀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01),但两组NT-proBNP下降程度无统计学差异(p=0.147)。
   4.MPO与hs-CRP、NT-proBNP基线相关性分析:他汀组、对照组患者MPO与hs-CRP基线水平均不相关(他汀组r=0.246,p=0.190;对照组r=0.266,p=0.156)。他汀组、对照组患者MPO与NT-proBNP基线水平均不相关(他汀组r=0.067,p=0.724;对照组r=0.109,p=0.565)。
   5.他汀组患者MPO下降程度与hs-CRP、NT-proBNP下降程度相关性分析:他汀组患者MPO下降程度与hs-CRP下降程度不相关(r=0.281,p=0.132);与NT-proBNP下降程度不相关(r=-0.296,p=0.112)。
   结论:
   1.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清MPO水平升高,且与hs-CRP、NT-proBNP水平不相关。
   2.瑞舒伐他汀显著降低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清MPO水平,且下降程度与hs-CRP、NT-proBNP下降程度不相关。
   3.MPO可作为评估慢性心力衰竭发生发展的指标,独立于已知的hs-CRP、NT-proBNP;降低MPO水平可能是他汀类药物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改善预后的潜在生物学机制。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