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百草枯中毒致低钾血症临床病例分析
【6h】

百草枯中毒致低钾血症临床病例分析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CATALOUE

摘要

ABSTRACT

Symbolic Description

Introduction

Materials and Methods

1 Research Objects

2 Observation method and therapeutic schedule

3 Determination of serum potassium

4 Statistical Method

Results

1 General conditions of the paraquat poisoning patients

2 Clinical manifestations for paraquat-poisoning patients

3 Change of the concentration of serum potassium for paraquat poisoning patients

Discussion

Conclusions

References

Tables and graphs

REVIEW

Acknowledgement

Published academic papers

展开▼

摘要

百草枯,是广泛应用的有机杂环类非选择性接触性除草剂,对人和动物有较强的毒性。最常见的中毒方式是通过消化道摄入,其他的主要有经过皮肤粘膜吸收和静脉内毒物注射等方式。百草枯中毒目前尚无特效解毒剂,中毒患者的病死率很高,有报道称可以达到60-70%,甚至更高。百草枯进入人体后,代谢迅速,在2小时内达到高峰浓度,然后迅速下降,主要以原型形式经肾脏和粪便排出。百草枯摄入后,损伤多种脏器,对肺、心脏、肝、肾、神经系统等均造成损害,引起多器官功能衰竭,其中肺是最主要的受损伤靶器官,急性肺损伤是最常见的死亡原因。由于中毒损伤的机制尚不清楚,目前尚无特效的治疗手段,许多专家学者正致力于这方面的研究,并取得一定进展。我们治疗过程中我们发现许多百草枯患者存在难治性低钾血症。我们分析30例百草枯中毒低钾血症患者的临床资料,以探讨其发病规律及合理的诊治方法。
   目的:分析30例百草枯中毒低钾血症患者的临床资料以及血钾的动态变化情况,研究百草枯中毒患者治疗过程中病情进展及控制情况,以期指导下一步治疗方案。
   方法:取2011年3月至2012年3月1年期间30例百草枯中毒低钾血症住院患者,收集其临床资料,包括姓名、性别、年龄、服毒量、是否洗胃及血液净化、主要临床表现、血清钾的变化情况,观察治疗过程中血清钾的变化情况,并对治疗效果进行评价。
   结果:百草枯中毒存活患者30例,男16例,女14例,平均年龄30.8±12.1岁。服毒量30-100ml,患者中毒后均于当地医院洗胃,14例患者早期行血液灌流一次,其中男性9例,女性5例。所有中毒患者均出现口腔及舌面粘膜的糜烂及渍疡。表现为口腔粘膜炎。大多数患者在服毒后2-3天出现咽痛、张口受限、吞咽困难,咽部分泌物增多,部分服毒量大者,可在更早期出现口腔黏膜炎。患者血清钾在早期出现降低,随治疗的进展,及时的补充钾,治疗后期血清钾逐渐恢复正常。血清钾的降低进一步加重患者的病情,及时调整治疗方案,积极合理补钾,血清钾恢复正常,临床治愈。
   结论:百草枯患者低钾血症产生的可能机制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百草枯摄入导致胃肠道烧灼伤,进食减少,呕吐,导泻,导致钾经胃肠道丢失;百草枯直接氧化损伤肾小管,导致钾重吸收减少;利尿剂的应用,血钾经肾脏排出增多;糖皮质激素有的保钠排钾作用。中毒后血钾水平持续偏低,常规补钾难以维持正常血钾水平,经积极强化补钾治疗后逐渐恢复正常。积极治疗低钾血症,有利于整个疾病的控制,对百草枯中毒患者的预后起到了一定的帮助。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