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WTO框架下国有企业补贴相关法律问题研究
【6h】

WTO框架下国有企业补贴相关法律问题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序言

第一章 补贴的相关概念

一、WTO框架下补贴的含义

(一)补贴的主体

(二)补贴的性质

二、WTO框架下补贴的主要类型

(一)禁止性补贴

(二)可申诉补贴

(三)不可申诉补贴

第二章 中国国有企业补贴的类型及性质

一、中国国有企业补贴的背景与主要类型

(一)特殊的基金

(二)政策性亏损补贴

(三)贷款优惠

(四)税收优惠

二、中国国有企业补贴的性质

(一)可能因专向性而构成禁止性补贴

(二)可能构成可诉性补贴

第三章 WTO框架下规范国有企业补贴的相关规定

一、WTO框架下补贴规则存在的理论基础

(一)市场经济自身缺陷需要补贴规则

(二)国际贸易公平自由目标的实现需要补贴规则

二、WTO框架下规范国有企业补贴的一般规则

(一)基本规则

(二)关于国有企业补贴的两项例外

(三)国有企业补贴与国营贸易

(四)“非市场经济”问题:悬而未决的争议

三、WTO框架下特殊规则存在的理论基础

(一)WTO存在的理论基础

(二)接合理论的理论背景

(三)接合理论的核心内容

(四)接合理论与WTO的相关原则

四、WTO框架下关于我国国有企业补贴的特殊规则及评价

(一)《入世议定书》第六条

(二)《入世议定书》第十条二款和三款及评价

(三)《入世议定书》第十五条(b)款的主要内容及评价

(四)《中国入世工作组报告》第46段

(五)《工作组报告》第171段及评价

五、小结

第四章 WTO框架下针对补贴规则的应对之策

一、充分利用WTO的游戏规则

(一)合理利用可诉性补贴

(二)好好利用不可诉补贴

二、积极争取发展中国家待遇,充分利用多哈回合修改现有规则

(一)积极争取享受发展中国家在补贴方面的特殊待遇

(二)充分利用多哈回合谈判

三、善于利用WTO争端解决机制

(一)从认识层面讲

(二)从政府行为层面上讲

(三)从第三方机制上讲

四、调整对国有企业的补贴政策

(一)清理和规范国有企业补贴政策

(二)理顺政府与国有企业的关系

(三)坚持在商业基础上进行国企改制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2001年11月,中国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由于世界贸易组织是以市场经济国家为基础建立起来的多边贸易体制。因而中国,作为一个处于转型阶段的非市场经济国家在享受WTO带来的利益与机遇的同时也受到了WTO一般特殊规则和基于接合理论提出的针对中国的特殊规则的约束。而特殊规则中涵盖了对中国相当多的不利因素,例如为确定补贴是否存在和补贴数额的多少而采用替代国标准,但是却没有对替代国标准存续的时间进行限制等。如何认识这些特殊规则以及积极的应对这些特殊规则带给我国经济发展的挑战,对于我国国际贸易的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于是本文在对相关规则进行分析的基础上,从国际法的角度审视国内问题,探讨中国国有企业如何合理利用补贴规则。然后针对我国目前面临的新的贸易战提供一些建议。除了引言和结语外,本文共有四章,分别介绍如下:
   第一章首先对一些基本概念进行了简单的阐述,比如WTO框架下补贴的含义及分类。通过这些基本概念的介绍,为以后对这个问题进行进一步的论述奠定一个良好的理论基础。
   第二章将视角回到了我国国有企业补贴的问题上,详细的介绍了国有企业补贴的类型和性质。目前中国的补贴类型主要有特殊基金,政策性亏损补贴,优惠贷款,税收优惠等。通过对上述主要类型的介绍分析,可以发现我国国有企业补贴存在构成专向性补贴和可诉性补贴的可能性,而这很有可能会为我国招致更多的反补贴调查。进而影响我国对于补贴的运用以及国际贸易的顺利展开。
   第三章大致分为两个层次,第一个层次介绍了WTO中有关于国有企业补贴的一般规则,由于一般规则是针对所有国家而言的,具有普遍性。所以第一个层次并不是本章介绍的重点。第二个层次主要针入世文件中关于中国国有企业补贴的特色规则。因此,在本节开始时主要介绍了特色规则存在的理论基础即接合理论。在充分阐释完接合理论之后笔者又详细的介绍了特殊规则的类型,并且论述了每一条特殊规则对于我国国有企业的影响。最后,在本章结尾处,增添了小结梳理了全段的逻辑脉络。
   第四章主要介绍的是如何应对这些特殊规则带给我国国有企业发展的挑战。本章从政府的角度提出面对国有企业补贴问题的应对之策,中国政府一定要以目前面临的新的贸易战为契机。一方面要学会利用WTO的补贴规则,善于积极的运用乌拉圭回合谈判来改变对于中国不利的政策环境。另一方面,因为虽然外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条件,但是最终起作用的却是内因。因而中国政府还是要从国内的角度不断完善我国的国有企业补贴。例如,继续清理我国现存的补贴类型,进一步理顺国有企业同政府的关系,并且在商业化的基础上进一步的加强国有企业改革等。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