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互联网时代我国司法公开的实践与完善
【6h】

互联网时代我国司法公开的实践与完善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引言

一、司法公开的概念、发展及其内容

(一)司法公开的概念

(二)司法公开的形成与发展

(三)司法公开的基本原则

1.依法公开原则

2.及时公开原则

3.全面公开原则

(四)司法公开的主要内容

1.立案公开

2.庭审公开

3.执行公开

4.听证公开

5.裁判文书公开

6.审务公开

二、司法公开的功能价值

(一)实现公众知情权和监督权

1.知情权

2.监督权

(二)树立司法权威

1.促进司法公正廉洁

2.提升司法公信力

(三)推进我国法治化进程

1.司法公开符合司法内在规律

2.司法公开是强化公众法治意识的重要途径

3.司法公开是坚持司法为民的现实需要

三、我国司法公开现状

(一)我国司法公开的实践情况

1.从单向公开到多渠道公开

2.从选择性公开到系统性公开

3.从结果公开到过程公开

(二)司法公开与媒体监督

1.司法公开与媒体监督的紧张关系

2.司法公开与媒体监督的辩证关系

(三)我国司法公开存在的问题

1.对司法公开认识的局限

2.司法公开的保障机制不足

3.司法公开的法律规定有待完善

4.部分司法公开实践未注重对当事人隐私的保护

5.司法公开受公众舆论的不当影响

四、我国司法公开的完善构想

(一)提高对司法公开重要性的认识

1.牢固树立司法公开的权利保障属性

2.健全评价反馈机制

(二)加强司法公开保障,整合司法公开资源

1.统筹规划司法公开载体建设

2.加强司法公开数据的利用

(三)完善司法公开立法

1.制定统一的司法公开法律规范

2.区分不同审级法院的司法公开重点

(四)完善司法公开的权利救济

1.严格保护当事人隐私

2.完善权利救济机制

(五)增进司法公开与公众舆论的良性互动

1.司法公开与公众舆论、媒体监督的平衡

2.提升法院官方微博、微信的互动性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互联网的普及给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带来了深刻的影响。网络技术的应用,改变了传统的信息传播模式。微博、微信等社交平台和通讯手段,使人类社会进入了一个全新的“自媒体”时代。人民法院在互联网时代如何回应和满足社会公众的司法需求,是一个充满机遇和挑战的全新课题。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对全面深化改革和推进依法治国提出了新的要求,司法改革是深化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最高人民法院准确把握互联网时代社会公众对司法公正的新要求,真正尊重公众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稳步推进以审判流程公开、裁判文书公开和执行信息公开为代表的司法公开三大平台建设,已经取得了显著成果。人民司法有着公开审判的优良传统,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解放区就实行公开审判制度,充分保障司法民主的实现。但互联网时代信息传播渠道和公众司法需求日益呈现出多元化、多层次发展趋势,传统媒体与互联网舆论对司法活动保持着高度的关注。新时期如何做好司法公开工作,既是司法改革的重要举措,同时也是自成体系的一项系统工程。推进司法公开过程中,需要人民法院转变观念、加强软硬件建设,也需要社会公众和新闻媒体理性参与、融合互动。
  司法公开无论对法学理论界还是对司法实务界都不是陌生的话题。人们对司法公开最早的认识发端自审判公开。互联网时代的司法公开,其内容、范围和方式等都远远超出了传统意义上的审判公开。司法实务界对司法公开的研究大都集中在实践经验的总结,法学理论界则较多关注司法公开的功能价值和基础理论研究。本文以实证考察的方法,研究我国司法公开实践中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我国司法公开在观念认识、载体建设、互动反馈和保障救济机制等方面都存在可以进一步完善的地方。结合已有的实践探索和理论研究成果,本文提出应该整合互联网司法公开载体建设,提高信息化建设的效率。加强顶层设计,完善司法公开的统一立法,将司法公开的内容、范围、方式、公开的例外和当事人隐私保护等以立法形式确定下来。还必须健全权利救济和保障机制,保障当事人和社会公众理性参与司法。通过积极、主动、权威、有效的司法公开,提高司法权威和公信力,培育公众法治理念,促进法治国家建设。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