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解读“临时性”思想在伊东丰雄作品中的表达
【6h】

解读“临时性”思想在伊东丰雄作品中的表达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目的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

1.2 基本概念以及研究对象与内容

1.2.1 基本概念界定

1.2.2 研究对象与内容

1.3 相关研究综述

1.4 研究步骤与方法

1.4.1 研究步骤

1.4.2 研究方法

1.5 论文的框架

第二章 伊东丰雄“临时性”思想的阐述

2.1 伊东丰雄“临时性”思想的来源

2.1.1 日本传统文化的影响

2.1.2 消费时代的影响

2.1.3 信息时代的影响

2.1.4 师承关系的影响

2.2 伊东丰雄“临时性”思想的具体阐释

2.2.1 第一个阶段:“轻快性”

2.2.2 第二个阶段:“模糊性”

2.2.3 第三个阶段:“生命性”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临时性”在建筑元素层面上的表达

3.1 表皮的“临时性”表达

3.1.1 静态轻表皮

3.1.2 动态轻裹皮

3.1.3 有机态重表皮

3.2 结构的“临时性”表达

3.2.1 轻型结构体系

3.2.2 新“多米诺”结构体系

3.2.3 有机衍生结构体系

3.3 空间的“临时性”表达

3.3.1 “临时性”的封闭空间

3.3.2 “临时性”的开敞空间

3.3.3 自然生长的“漩涡”空间

3.4 功能的“临时性”表达

3.4.1 分化的功能

3.4.2 模糊的功能

3.4.3 “自适应”的机能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临时性”在建筑整体层面上的表达

4.1 “分离式”表达

4.1.1 “分离式”表达的释义

4.1.2 “分离式”表达在作品中的体现

4.2 “交叉式”表达

4.2.1 “交叉式”表达的释义

4.2.2 “交叉式”表达在作品中的体现

4.3 “有机体”表达

4.3.1 “有机体”表达的释义

4.3.2 “有机体”表达在作品中的体现

4.4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申请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展开▼

摘要

伊东丰雄是2013年建筑普利策奖获得者,他被普利策奖评委会评价为一名“永恒建筑的缔造者”,是一位重要的日本当代建筑师。纵观伊东丰雄的整个建筑创作生涯,其建筑作品看似风格迥异,但是如果对他的建筑思想和作品进行深入分析和系统梳理之后,会发现其中有着相对清晰的发展脉络。
  本文以伊东丰雄的“临时性”思想为研究出发点,着重结合时代发展背景,对伊东丰雄“临时性”思想的发展历程划分为三个主要阶段,进行逐一阐述。并在此基础上,分别从建筑元素的微观层面和建筑整体的宏观层面上,针对“临时性”思想在伊东丰雄作品中的表达进行深入分析,并对其进行系统性梳理和深层语义解读,了解伊东丰雄是如何通过建筑的方式来表达其“临时性”思想的。
  第一章阐述本文的研究背景,明确以伊东丰雄“临时性”思想为主要研究对象,选取“临时性”思想在伊东丰雄作品中的表达为主要研究内容,并对此前国内外针对伊东丰雄的相关研究进行综述。
  第二章对伊东丰雄“临时性”思想进行阐述:首先,对“临时性”思想的来源进行总结说明;其次,依据时代发展的不同阶段,将“临时性”思想依次阐释为“轻快性”、“模糊性”和“生命性”。
  第三章和第四章是本文的重点,结合第二章中所阐述的“临时性”思想的三个发展阶段,分别从建筑元素(微观)层面和建筑整体(宏观)层面上,综合考虑“临时性”思想的现实意义及相关内涵,对“临时性”思想在建筑作品中的表达进行脉络梳理和深入解读。
  结语部分是对全文进行的总结,并从全文的解读中获得启示,希望可以对中国的当代建筑创作起到一定的参考与启示作用。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