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临床医师执业能力量化评价模型构建
【6h】

临床医师执业能力量化评价模型构建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目的

三、资料与方法

3.1 资料来源

3.2 资料收集方法

3.3 调查内容和调查工具

3.4 资料整理与录入

3.5 资料的统计学处理方法

3.6 调查质量的控制

3.7 概念界定

四、结果与分析

4.1 样本基本情况及分析

4.2 可靠性分析

4.3 专家咨询指标筛选分析

4.4 专家咨询表的信度检验

4.5 指标体系权重确定

4.5 三级医院医师执业能力量化评价指标体系权重设置

五、讨论

5.1 指标体系应科学性与可操作性

5.2 考评模型构建的功能

5.3 评价模型得以实现的保障

5.4 目前关于医师执业能力研究存在问题

5.5 创新与不足

六、结论与建议

6.1 结论

6.2 对策与建议

附录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撰写的论文

展开▼

摘要

研究背景: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人们的健康需求模式也发生了巨大变化,无论在工作内容上还是在工作性质和范围上都对医师执业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医师是医院最核心的竞争资源,如何评价和提升医师临床执业能力?如何盘活现有人力资源,调动医师的工作积极性?为医师职业设计,为医院管理者做好绩效分配,走出职称评定误区,为患者提供优质、高效、安全的医疗服务,需要用量化指标来评价,以引导医师沿着医院改革与发展的正确轨道不断进步。
  国内尚未制定出统一的医师执业能力量化评价指标体系,医师定期考核内容笼统,很大程度上流于形式。为推动三级医院医师形成以能力、业绩、品德为导向,加强自我管理,持续改进服务,提高工作积极性,尽快制定出科学、合理的医师执业能力量化评价指标体系。引导医师注重服务内涵与质量,提高核心竞争力,全面提升医院管理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基于此,我们研究构建了临床医师执业能力量化评价模型。
  研究目的:
  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是从医师个体执业能力管理角度,建立科学、可用、便于操作的医师执业能力量化评价指标体系,构建量化评价模型,准确客观地对医师的临床执业能力进行量化评价,探索建立与临床医师执业能力岗位管理相匹配的评价工具和机制,有利于让“卓越医师“脱颍而出,发现执业过程中薄弱环节,找出差距,主动调整改进,激发医师工作积极性,为持续提升医师执业能力提供导向,也为建立更加科学、合理的医师执业能力评价指标体系作有益探索。
  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文献研究法、专家访谈法、Delphi法、层次分析法等多种统计学方法。
  在查阅文献基础上,构建了医师执业能力量化评价指标体系框架模型,以及各级指标的维度和条目,对所建立的指标体系框架设计调查问卷。
  运用Delphi法对30名专家以当面咨询或E-mail发放调查问卷,进行2轮问卷咨询,确定了由4项二级指标,32项三级指标组成的医师执业能力量化评价指标体系。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层次指标科学赋权,确立了二、三级指标的权重和组合权重。
  通过对专家的积极系数、权威系数和专家意见的集中程度、协调系数等统计指标分析研究,对Delphi法的代表性和可靠性进行了检验,用层次分析法设置权重,并进行一致性检验,建立考评模型,所有数据均用Excel录入、计算,数据统计分析用SPSS17.0统计软件处理。
  主要结果:
  构建了工作成绩、业务能力、学习成长和职业道德4个维度筛选考评指标体系,最终确定医师执业能力评价体系,二级指标4个,三级指标32个。
  专家咨询结果:①积极程度:两轮问卷回收率分别96.7%、100%。有效率均为100%,积极程度较高;②权威程度:专家熟悉程度和判断程度为0.91096、0.9077;专家权威程度为0.9093,权威程度较高;③协调程度:二级指标、三级指标专家意见协调系数分别为0.144、0.256,经统计学检验,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专家意见协调集中,结果可取;两轮专家咨询量表的Cronbach'sAlpha系数为0.8437、0.8522,均高于0.8,具有较高的内部一致性,信度较高,该指标体系评价的结果与医师工作实际比较符合,结果可靠。
  确定了二级指标和三级指标的权重系数,其中4项二级指标:工作成绩、业务水平、学习成长和职业道德,权重系数分别是0.2783、0.4681、0.1535、0.1001;用层次分析法得出三级指标的权重和组合权重,检验各层一致性比率CR<0.1,表明权重系数的确定能反映各项指标的重要程度。
  结论与建议:
  本模型构建的医师执业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包括工作成绩、业务水平、学习成长和职业道德4项二级指标,32项三级指标。指标设计科学合理、模型可操作性强,权重系数的确定合理,可用于三级医院医师执业能力考核评价。
  由于医师执业能力考核评模型研究尚处于研究初期阶段,其指标体系及其权重系数的确定,还有待于今后实证研究中进行检验,建议在今后的工作中进行深入研究和逐步完善。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