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莱芜市农村金融供给不足问题研究——基于公共管理学的视角
【6h】

莱芜市农村金融供给不足问题研究——基于公共管理学的视角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第一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关于农村金融需求特征分化的分析

1.2.2 现有农村金融服务机构支农力量不足的研究

1.2.3 关于农村金融体系发展与改革的研究

1.2.4 农村金融供给不足的制度因素研究

1.3 研究框架与方法

1.3.1 基本框架

1.3.2 研究方法

1.4 论文研究的重点、难点

第二章 理论基础

2.1 新制度经济学理论概述

2.1.1 制度的内涵和制度的构成

2.1.2 产权理论、交易成本理论

2.1.3 制度变迁决定经济增长的理论

2.2 新公共管理理论

2.2.1 政府角色重新定位和塑造

2.2.2 把竞争机制等市场工具引入公共管理部门

2.2.3 新公共管理在我国政府改革的应用

第三章 莱芜市农村金融供给不足的表现、影晌

3.1 莱芜市农村金融供给不足的表现

3.1.1 农村金融供给体系单一

3.1.2 农户贷款占比、增速较低

3.1.3 涉农金融机构覆盖程度低

3.1.4 传统农村金融机构经营行为偏向城镇化

3.2 莱芜市农村金融供给不足的影响

3.2.1 农村有效金融需求得不到满足

3.2.2 农村地区融资成本过高

3.2.3 对农村经济发展的影响

第四章 莱芜市农村金融供给不足的原因分析

4.1 莱芜市农村经济发展水平较低

4.2 莱芜市农村文化及信用环境较差

4.3 莱芜市相关制度安排不合理和政策缺位

4.3.1 莱芜市农村土地产权归属不清晰

4.3.2 国家垄断金融安排

4.3.3 莱芜市产业保护制度缺位

4.3.4 莱芜市民间金融的监管制度不完善

4.3.5 莱芜市财政支农政策缺位

第五章 改善莱芜市农村金融供给不足的对策和建议

5.1 变革途径的选择:政府诱导变革

5.2 拓宽莱芜市金融体系,完善金融监管制度

5.3 加大对莱芜市农村产权制度的改革力度

5.4 鼓励莱芜市金融机构创新农村金融信贷供给制度

5.5 政府提供鼓励金融支农的配套政策

结论

附录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中枢,农村金融对农村经济的发展至关重要,解决“三农”问题需要农村金融作为助力。随着我国进入到中等收入阶段,中国农村金融面临着发展与转型的双重难题。一方面是世界上发展中国家普遍存在的“正规化”金融与小农经济不对路问题;另一方面,是对原有经济体制下业已形成的农村固有金融体系进行改造的转型问题,核心是改善农村金融供给的问题。两大问题同时存在,导致当前农村金融需求得不到有效满足,金融供给严重不足。目前,从莱芜市的情况来看,农业大户如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势头良好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已具备传统金融机构优质借款对象的特征,受到传统金融机构的追捧,而尚处于行业发展初期原始积累阶段的农户、农村小微企业往往得不到现有农村银行业金融机构的金融支持。莱芜市农村金融供给不足特别是新型农村金融供给发展滞后的直观原因是农村经济发展水平低,缺乏有竞争力的贷款项目,农村文化及信用环境差,增加了金融机构对贷款发生不良的担忧,经营农村地区贷款的人力、物力成本高等,但是,根据新制度经济学理论,金融制度是金融服务的主要决定因素,制度的有效性决定了农村金融供给水平,进而影响经济发展水平,因此,制度原因是最根本的原因。过往的研究主要从金融供需的专业角度出发进行分析,对其中的制度、政策因素研究偏于宏观、不够全面,论文从制度经济学的基本观点出发,以莱芜市为例,认为当前农村金融供给不足的根本性原因是国家及地方的经济金融制度安排及政策设计已显著落后于农村经济的发展水平,并基于新公共管理理论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对策建议,指出进行政府诱导的制度变革是加快农村金融发展,支持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