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基金管理公司和基金经理特征对基金绩效的影响研究
【6h】

基金管理公司和基金经理特征对基金绩效的影响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第一章 引言

1.1 选题背景、问题提出与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问题提出

1.1.3 研究意义

1.2 主要概念界定

1.2.1 基金与证券投资基金

1.2.2 基金与基金管理公司

1.2.3 基金收益、基金绩效与基金管理公司的收益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主要的创新与不足之处

1.4.1 本文的创新之处

1.4.2 本文的不足之处

1.5 本文的结构框架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对证券投资基金绩效评价的研究

2.1.1 证券投资基金绩效评价指标和评价方法

2.1.2 对证券投资基金绩效的实证研究

2.2 对基金管理公司特征和基金经理特征影响基金绩效的研究

2.2.1 基金管理公司特征对基金绩效影响的研究

2.2.2 基金经理特征对基金绩效影响的研究

2.2.3 基金特征对基金绩效影响的研究

2.3 简要评论与本章小结

第三章 中国基金管理公司和基金经理特征的总体描述

3.1 中国基金管理公司特征的总体描述

3.1.1 基金管理公司特征的总体描述

3.1.2 基金管理公司的个体特征:以“老十家”为例

3.2 中国基金经理特征的总体描述

3.2.1 中国基金经理总体特征的描述

3.2.2 中国基金经理的特征:以“老十家”为例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中国证券投资基金的绩效评价:指标选择、样本选择与实证结果

4.1 基金绩效衡量的指标与模型选择

4.1.1 基金绩效评价的指标

4.1.2 基金绩效的评价模型

4.1.3 对基金绩效评价指标和模型的选择

4.2 中国基金绩效衡量的样本选择和区间选择

4.2.1 样本的选取

4.2.2 样本区间的设定

4.3 基金绩效的计算:以景顺长城优选基金为例

4.3.1 变量的选取与计算

4.3.2 指标的计算:一个半年度的计算过程

4.3.3 全部区间绩效计算结果的汇报:景顺长城优选基金为例

4.3.4 全部样本基金一期绩效的计算结果:以2015年下半年为例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基金管理公司和基金经理特征对基金绩效的影响:机理和假说

5.1 基金管理公司特征对基金绩效的影响:机理和假说

5.1.1 基金管理公司的第一大股东性质对基金绩效的影响

5.1.2 基金管理公司是否合资对基金绩效的影响

5.1.3 基金管理公司的股权结构对基金绩效的影响

5.1.4 基金管理公司的内部治理结构对基金绩效的影响

5.2 基金经理特征对基金绩效的影响:机理和假说

5.2.1 基金经理性别与基金绩效

5.2.2 基金经理学历与基金绩效

5.2.3 基金经理的从业经验与基金绩效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基金管理公司特征对基金绩效影响的实证检验

6.1 数据来源、变量选择与描述性统计

6.1.1 数据来源

6.1.2 被解释变量选取及处理

6.1.3 控制变量的选取及处理

6.1.4 被解释变量和控制变量的描述性统计

6.2.1 解释变量的选取、处理与描述性统计

6.2.2 实证模型与估计方法

6.2.3 实证结果及其分析

6.2.4 基金管理公司是否合资对基金绩效的影响

6.3 基金管理公司的股权结构和内部治理结构对基金绩效的影响

6.3.1 解释变量的选取、处理及描述性统计

6.3.2 模型和估计方法

6.3.3 实证结果及其分析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基金经理特征对基金绩效影响的实证检验

7.1 基金经理特征对基金绩效影响的实证检验

7.1.1 变量选择、数据来源及其处理和描述性统计

7.1.2 模型与估计方法

7.1.3 实证结果及其分析

7.2 基金经理特征对基金风险影响的实证检验

7.2.1 模型与估计方法

7.2.2 实证结果及其分析

7.3 稳健性检验

7.3.1 模型与估计方法

7.3.2 实证结果及其分析

7.4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结论、政策建议及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8.1 结论

8.2 政策含义和启示

8.2.1 对基金业监管部门的政策建议

8.2.2 对基金管理公司的启示

8.2.3 对基金投资者的启示

8.3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博士期间发表的成果目录

展开▼

摘要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迅速增长。按照GDP总量衡量,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按照人均GDP衡量,中国成为中等收入国家。中国的储蓄存款总额占GDP的比重超过70%。在居民的家庭金融资产中,储蓄存款和现金占比达到75%,而证券、基金等理财产品占比还不到25%。大力发展财富管理行业既是中国经济发展到中等收入阶段的需要,也是提高居民的财产性收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作为财富管理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基金业虽然取得了飞速发展,但是与美国、英国等发达国家相比还有较大差距。自从1997年底到1998年初中国基金业从老基金转变为新基金之后,基金业的发展速度是金融部门中最快的。
  基金的运作和管理通常采取“投资决策委员领导下的基金经理负责制”,投资者在投资购买基金的时候通常也会考虑基金管理公司和基金经理的特征。那么,基金管理公司和基金经理的特征是否会影响基金绩效?哪些特征会影响基金绩效?会产生什么影响?
  本文采用了历史分析法、逻辑归纳法和计量实证法等研究方法。在文献综述的基础上,首先从股东性质、股权结构和内部治理结构三大方面描述基金管理公司的总体特征,从生理特征、学历特征、从业资质和从业经验四个方面描述基金经理总体特征,表明不同基金所属的基金管理公司和基金经理特征存在差别;其次选择了中国140只开放式股票型基金作为样本,采用2004年7月1日到2015年12月31日的数据,计算了其绩效;再次在逻辑分析的基础上归纳了基金管理公司和基金经理特征影响基金绩效的十个假说;然后,实证检验基金管理公司和基金经理特征影响基金绩效的假说;最后给出结论和政策建议与启示等。
  第一,基金管理公司和基金经理的特征各异,并且差别较大。从基金管理公司的股东性质、股权结构、内部治理结构等方面考察基金管理公司的总体特征,主要表现为:(1)股东性质多元化,从原来只有证券公司和信托公司才能够作为基金管理公司的发起人和主要股东,到商业银行、保险公司、投资公司等都可以,并且外资、实业公司等都可以成为基金管理公司的股东;(2)基金管理公司的股权结构各异,并且不断变化,表现为绝对控股型为主,相对控股型其次,分散持股型占比很少,还不到10%;(3)内部治理结构多样化,基本框架基本相同,都拥有董事会、监事会、独立董事、督察长等,但是董事会规模、监事会规模、独立董事人数及其占比等存在差别。从性别、年龄、学历及其毕业院校和从业经验等方面考察基金经理的总体特征,主要表现为:(1)总体上男性基金经理多于女性,同时女性基金经理的比例也在不断提高;(2)基金经理相对都比较年轻;(3)基金经历的学历都相对比较高,而且名校毕业的占比绝大多数;(4)基金经理的从业时间普遍不长,特别是在职的基金经理。
  第二,基金管理公司的第一大股东性质、是否合资、股权结构和内部治理结构等特征会影响基金绩效。(1)基金管理公司第一大股东性质、股权结构、独立董事占比和监事会规模对基金收益和绩效具有显著的影响,是否合资、董事会规模和总经理是否董事对基金收益和绩效的影响不显著;第一大股东性质、是否合资、监事会规模对基金风险的影响显著,股权结构、董事会规模、独立董事比例和总经理是否董事对基金风险的影响不显著;(2)第一大股东性质会影响基金收益、绩效和风险,相对于第一大股东不是证券公司的基金管理公司所管理的基金,第一大股东是证券公司的基金管理公司所管理的基金低收益、低绩效、低风险;相对于第一大股东不是信托公司的基金管理公司所管理的基金,第一大股东是信托公司的基金管理公司所管理的基金高收益、高绩效、高风险;相对于第一大股东不是商业银行的基金管理公司所管理的基金,第一大股东是商业银行的基金管理公司所管理的基金低收益、低绩效、高风险;(3)合资基金管理公司具有显著更高的总风险和非系统性风险;(4)基金管理公司的股权结构与基金收益和绩效负相关,股权集中度越高,基金收益和基金绩效越低;(5)基金管理公司董事会的独立董事占比与基金收益正相关;(6)基金管理公司的监事会规模与基金收益、绩效和风险之间负相关。
  第三,基金经理性别、学历和从业经验等特征会影响基金绩效。(1)在单独考察基金经理特征的影响时,基金经理性别和从业经验对基金收益和绩效的影响不显著;基金经理的学历对基金收益和绩效的影响显著;基金经理的性别、学历和从业经验对基金风险有显著影响,但不是对总风险、系统性风险和非系统性风险都有显著影响;在同时考察基金管理公司和基金经理特征的影响时,基金经理的性别对基金绩效的影响显著,男性基金经理具有更高的基金绩效;(2)男性基金经理相对于女性基金经理所管理的基金具有更低的系统性风险;(3)具有博士学位的基金经理相对于硕士及以下学历的基金经理具有更低的收益、绩效和非系统性风险;(4)基金经理经验与基金风险负相关,表明基金经理的经验对控制基金风险有作用。
  通过对中国基金管理公司和基金经理特征及其与基金绩效影响关系的分析和实证检验所得出的结论,可以得出对基金业监管部门、基金管理公司和基金投资者的若干政策含义和启示。
  第一,对基金业监管部门的政策建议。一是必须要加强监管和执法力度,特别是对基金管理公司与股东可能存在的关联交易等进行监管;二是要逐渐放松对基金业发展的管制,特别是进入管制;三是进一步探索基金管理公司、基金经理与基金份额持有人利益相关、激励相容的基金运行模式,提高基金收益和绩效,可以探索基金管理公司员工——包括高管、董事、基金经理等——成为所管理基金的份额持有人模式,可以探索基金管理费的计提与单位基金份额净值直接相关而不是只与基金净值相关的模式。
  第二,对基金管理公司的启示。一是从收益、绩效和风险的角度看,基金管理公司未必要引进外资组建合资基金管理公司;二是从收益和绩效的角度看,基金管理公司要降低股权集中度;三是从基金管理公司的内部治理结构对基金绩效的影响看,提高独立董事占比,降低监事会规模;四是基金管理公司对基金经理的选择应该重视学历和从业经验,从控制风险的角度看选择更高学历者和更长工作经验者。
  第三,对基金投资者的启示。一是要重点考虑基金管理公司的第一大股东性质、是否合资、股权结构、独立董事占比和监事会规模等因素,董事会规模和总经理是否董事等因素不重要;第二,从收益和绩效的角度看应该主要考虑基金经理的性别和学历,不要太在乎基金经理的从业经验,但是从风险的角度看,基金经理的三个方面的个人特征都应该考虑。
  本文的创新大体上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将基金管理公司特征和基金经理特征放在一起共同考察对基金绩效的影响。现有文献基本上都是分别研究基金管理公司特征和基金经理特征对基金绩效的影响,很少有文献将二者放在一起共同考察对基金绩效的影响。本文在分别研究基金管理公司特征和基金经理特征影响基金绩效的基础上,将二者共同作为解释变量,考察它们对基金绩效的影响。
  二是全面研究基金管理公司第一大股东性质对基金绩效的影响。在已有文献中,虽然也考察基金管理公司股东性质对基金绩效的影响,但是主要考察证券公司作为股东对基金绩效的影响,要么是采用虚拟变量要么是采用证券公司持有基金管理公司的股权比例作为解释变量。本文设定了四个模型分别考察基金管理公司第一大股东为证券公司与非证券公司、信托公司与非信托公司、银行与非银行、其他类公司与证券公司、信托公司、银行对基金绩效的影响,并且以这四个模型为基准,逐渐增加基金管理公司是否合资、股权结构和内部治理结构等变量以全面考察基金管理公司特征对基金绩效的影响。
  三是研究基金管理公司监事会规模对基金绩效的影响。已有研究基金管理公司内部治理结构影响基金绩效的文献主要是研究董事会规模、独立董事占比、总经理是否为董事等的影响,还没有文献研究基金管理公司监事会对基金绩效的影响。本文在内部治理结构变量中,采用监事会规模作为解释变量研究监事会对基金绩效的影响。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