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山东省宁阳县农村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研究
【6h】

山东省宁阳县农村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第一章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综述

1.2.1 国外研究综述

1.2.2 国内研究综述

1.3 研究方法

1.4 研究框架

第二章 农村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的理论解读

2.1 农村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的概念界定

2.1.1 定义

2.1.2 构成要素

2.2 相关理论

2.2.1 系统论

2.2.2 社会控制论

2.2.3 信息论

2.2.4 环境预防论

第三章 宁阳县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的现状分析

3.1 宁阳县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的形成与发展

3.1.1 党委重视确保形成合力

3.1.2 人防技防织密治安巡逻网络

3.1.3 创新“三元治安合作体"模式

3.1.4 重点时节开展冬季治安大巡防

3.1.5 重点地区整治社会治安

3.1.6 社会化防范组织初具规模

3.1.7 规范交通干线的治安维护

3.2 宁阳县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的成效

3.2.1 创造了稳定的发展环境

3.2.2 增强了群众的安全感

3.2.3 提升了政府形象

第四章 宁阳县农村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4.1 存在的问题

4.1.1 防控主体控制力不足

4.1.2 防控客体复杂难控

4.1.3 指挥系统效率有限

4.1.4 信息网络联动机制不顺畅

4.1.5 技术装备配置低应用低

4.4.6 预警预案缺乏时效性

4.2 原因分析

4.2.1 经济基础薄弱

4.2.2 政府社会治安服务功能缺位

4.2.3 农村空心村现象严重

4.2.4 落后文化依然存在

第五章 完善宁阳县农村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的建议

5.1 增强防控主体的多元紧密合作

5.1.1 优化警力资源发挥核心作用

5.1.2 进一步完善政府服务功能

5.1.3 增强群防群治的力量

5.2 加大对防控客体的监管力度

5.2.1 做好人口管控,掌握流动人口信息

5.2.2 加强对特种行业的管理

5.2.3 做好对重点人群的监管和引导

5.3 打造统一高效的基层实战型指挥中心

5.3.1.提高指挥的专业化水平和快速反应能力

5.3.2.建立高素质指挥人才队伍

5.4 建立多渠道的信息共享平台

5.4.1 广辟信息来源渠道

5.4.2 提高信息研判水平

5.5 提升科技装备水平和应用水平

5.6 建立健全预警预案体系

结束语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展开▼

摘要

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持续转型的过程中,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经济社会的发展也对乡村原有价值体系、道德风俗等产生了冲击,村民的思想也发生了变化,农村居民的公共诉求也在不断增多,导致农村社会治安各种问题日益凸显,成为制约农村发展的瓶颈。社会转型期也是矛盾多发期,社会矛盾的集中凸显对县域社会综合治理带来了较大的挑战。如何有效地构筑农村治安防控体系,降低农村犯罪率,进一步增强农民的安全感,维护社会治安稳定大局,成为政府和学术界面临的重要问题。因此,深入研究县域农村社会防控体系对于应对复杂的治安形势,维护农村稳定大局,为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当前,研究县域内农村治安防控体系的文献相对来说比较少,通过研究宁阳县这一具有普遍意义的县域农村治安防控体系,一方面可以补充完善当前县域农村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的研究,另一方面对宁阳县开展治安防控工作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也能够对其他兄弟县区的研究可以提供参考和借鉴。
  本文以宁阳县为例,对农村社会治安防控体系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探讨,主要包括五个方面的内容:
  第一部分,从新时代对农村社会防控提出的新要求以及农村社会治安防控面临的挑战方面,提出完善农村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的必要性;在查阅文献的基础上,对国内外学者关于农村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研究方面形成的理论成果进行综述,通过吸收借鉴用来指导社会治安防控的开展;文章利用文献分析法、实地调研法和系统分析法,对论题进行阐述;论文的研究思路遵循“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分析宁阳县农村社会治安防控体系。
  第二部分,从理论方面对农村社会治安防控体系进行介绍。首先,在刘振华教授观点的基础上对农村治安防控体系的概念进行界定,将体系构成分为“防控主体、防控客体、指挥系统、信息网络、技术装备和预警预案”,在下文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对策中也按照体系构成要素展开研究。其次,对相关理论进行了介绍,作为论文的理论基础。
  第三部分,宁阳县农村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的现状分析。总结概括当前宁阳县农村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的主要做法,从党委重视、注重人防技防、创新“三元治安合作体”模式等方面阐述。宁阳县农村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的建设工作创造了稳定的发展环境,增强了群众的安全感,也提升了政府形象。
  第四部分,对体系构成的六大要素存在问题进行剖析,主要包括:防控主体控制力不足,防控客体的复杂难控,指挥系统的效率有限,信息网络联动机制不顺畅,技术装备配置低应用低,预警预案缺乏时效性。原因探究从经济基础薄弱、政府社会治安服务功能缺位、农村空心村现象严重和落后文化的影响入手。
  第五部分,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要增强防控主体的多元紧密合作,要加大对防控客体的监管力度,要打造统一高效的基层实战型指挥中心,要建立多渠道的信息共享平台,要提升科技装备水平和应用水平,要建立健全预警预案体系。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