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当代中国共享发展的现实障碍与实现路径研究
【6h】

当代中国共享发展的现实障碍与实现路径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一、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二、研究现状述评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第一章 共享发展的科学内涵及其基本特征

(一)共建与共享互为统一

(二)共享发展的主体是人民群众

(三)共享发展的核心是公平正义

(四)共享发展的目的是共同富裕

二、共享发展的基本特征

(一)全面性

(二)差异性

(三)导向性

(四)渐进性

第二章 共享发展的理论和现实依据

一、共享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的应有之义

(一)马克思恩格斯理论中蕴含的共享思想

(二)列宁社会主义思想中的共享意蕴及其实践

二、共享发展是中国共产党长期探索的经验总结

(一)第一代领导集体共享发展的理论与实践探索

(二)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共享思想与实践

三、共享发展是我国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

(一)改革开放以来发展中现实问题的需要

(二)我国新的社会发展阶段的需要

(三)顺应国际发展趋势的需要

第三章 共享发展面临的现实障碍

一、机会共享面I艋的现实障碍

(一)共享主体问社会阶层的固化趋向

(二)强势群体:社会资源的垄断与操控者

(三)弱势群体:机会获取的不平等对待者

二、利益共享面I临的现实障碍

(一)日益扩大的利益差距现状

(二)不断凸显的利益矛盾问题

(三)有失公平的利益分配制度

三、服务共享面临的现实障碍

(一)公共服务制度与体制不完善

(二)公共服务供给中政府职能转变的困境

(三)公共服务发展的不均衡性

第四章 共享发展的实现路径选择

一、保障人民群众的平等共享地位,实现机会共享

(一)促进阶层的合理流动

(二)规范公共权力的使用

(三)关注弱势群体的机会平等

二、保障人民群众对发展成果的公平享有,实现利益共享

(一)深化分配制度改革

(二)畅通利益表达渠道

(三)优化利益整合机制

三、保障人民群众均等的享有公共服务,实现服务共享

(一)完善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制度保障

(二)强化政府的公共服务职能

(三)协调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进程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展开▼

摘要

中国的改革开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我国的综合国力与经济实力不断提升,人民的生活、收入和社会保障水平持续提高,贫困人口大幅减少,公共服务体系不断向全覆盖方向发展,就业、教育、医疗等基本民生问题不断改善。同时,伴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推进,诸多的矛盾与问题也浮出水面。我国的发展存在着不平衡、不协调的问题。社会阶层分化两极化和固化态势严重,利益分化导致利益诉求多样化、利益关系复杂化、利益矛盾突出化,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发展仍不完全,导致贫富差距、地区间发展差距、城乡间发展差距被不断拉大,社会公平得不到良好的体现。为此,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了新的五大发展理念,并将共享作为发展的出发点与落脚点。共享发展理念的提出,体现了人民至上的价值取向,维护了社会主义的公平正义,反映了中国共产党执政为民的根本宗旨。共享发展理念对于推进全面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深刻的指导意义。
  本文以共享发展的现实障碍与实现路径为研究对象,首先从共享发展的理论分析入手,对共享发展的科学内涵进行了界定,将其概括为共建共享为形式、人民为主体、公平正义为核心、共同富裕为目的这四个方面的内容,并将其特征概括为全面性、差异性、导向性、渐进性,对共享发展理念进行了系统全面的把握和深刻的阐释。其次,深入探究共享发展的理论基础与现实依据,共享发展是对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的继承与发展,也是中国共产党长期探索的经验总结,更是顺应我国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再次,分别分析了共享发展在机会共享、利益共享以及服务共享面临的现实障碍。在机会共享方面,存在着社会阶层固化趋向严重,强势利益群体把控社会资源,弱势利益群体机会不平等三个现实障碍,影响了社会成员的机会平等地位;在利益共享方面,存在着利益差距扩大化、利益矛盾突出化、利益分配不公平三个现实障碍,阻碍了社会成员平等的共享社会发展成果;在服务共享层面,由于公共服务机制体制不完善,政府服务职能有待提高、公共服务发展不均衡,导致社会成员无法平等地享受公共服务,公共服务均等化进程受阻。最后,本文针对共享发展在机会共享、利益共享和服务共享三个层面存在的现实障碍进行针对性的政策回应,以制度规范为主,其他各项措施为辅,找出一条最优化的实现路径来保障人民群众的平等共享地位,实现机会共享;保障人民群众对发展成果的公平享有,实现利益共享;保障人民群众均等的享有公共服务,实现服务共享。并最终实现社会全体成员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实现共同富裕的终极目标。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