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中国石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测度及影响因素研究
【6h】

中国石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测度及影响因素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2 石油企业概念界定及研究理论基础

2.1石油企业

2.2全要素生产率

2.3其他相关基础理论

2.4本章小结

3 中国石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测度

3.1数据来源及处理

3.2石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分析

3.3石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收敛性分析

3.4本章小结

4 中国石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影响因素分析

4.1影响因素指标选取及处理

4.2石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4.3本章小结

5 研究总结

5.1研究结论

5.2政策建议

5.3创新与不足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图、表、公式目录

附录2:原始数据目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及获奖情况

致谢

声明

展开▼

摘要

在国民经济中占据重要地位的石油企业,其发展越来越受到国内外市场竞争的直接冲击。从国际环境来看,2015年全年原油布伦特均价创十年新低,仅为54.4美元/桶;石油输出国选择保份额而非保价格,低油价可能将持续3—5年。从国内环境来看,石油供需矛盾不断加剧,国内原油对外依存度继续提高,成品油消费增速减缓,石油炼化业去产能压力增大,石油市场竞争主体增多,企业外部成本增加。因此,科学、客观的测度我国石油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TFP),探寻石油企业TFP的影响因素,引导石油企业调整优化结构,推进石油企业技术创新,提高企业发展旳质量和效益,从而更好的应对油价低迷、去产能、加入国际合作等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基于DEA—Malmquist指数模型,利用DEAP2.1软件,对我国31家石油企业2008—2014年TFP变动情况进行实证分析,具体分析如下:
  (1)总体分析我国石油企业TFP自2008年以来总体呈下降的趋势,年平均下降3.5%,其中技术进步(TECH)是制约石油企业TFP增长的主要因素。
  (2)从不同属性石油企业来看,国有及民营石油企业TFP趋势变化基本一致,均呈现“M”型,民营石油企业TFP年均下降速度高于国有石油企业6.6%,高于平均水平3.9%。
  (3)按各石油企业TFP对应的分解指标技术效率变动( EFF)和技术进步(TECH)的均值在二维平面中进行描点,构建出二维矩阵图,由此将31家石油企业TFP变化分为有效增长型、低效增长型、悲惨增长型三种类型分别进行分析。
  (4)进行收敛性检验,通过σ收敛检验发现,石油行业企业、国有及民营石油企业间TFP呈现收敛——稳定的态势,进一步通过条件β收敛印证石油企业间TFP正不断趋近各自的稳态,说明石油企业间TFP差距会持久存在。
  构建Panel Data计量模型,测度企业规模、资产运营效率、税收效应、股权集中度、股权制衡度、上市年数、企业属性7个因素对石油企业TFP,以及分解指标EFF和TECH的影响。实证结果显示:
  (1)中国石油企业存在规模效应,企业规模的壮大有利于企业TFP的提升,尤其有利于促进企业TECH提升。
  (2)资产运营效率的提高,有利于企业TFP的提升,尤其有利于反映企业内部管理、战略实施等有效的EFF水平的提升。
  (3)石油企业税收力度的加大不利于企业TFP的提升,从其分解指标来看,石油企业税收力度的加大,主要会影响企业的EFF的提升;但是若国家积极利用相关政策对石油企业经营活动进行有效引导,对石油企业TECH的提升是有积极作用的。
  (4)股权集中度对石油企业TFP具有正向影响,而股权制衡度对TFP的影响并不显著,在中国石油行业没有完全放开,市场竞争并不充分的特殊情况下,股权越集中越有利于企业效率的提高。
  (5)石油企业上市,对企业的规范经营、效率的提升具有积极的作用。
  (6)从企业属性来看,石油企业国有控股有利于企业TFP、TECH的提升,而不利于企业EFF的提升,国有企业在国家政策、资源获取等方面的优势促使其对技术的投入,但企业内部管理效率还有较高的提升空间。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