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互联网+”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6h】

“互联网+”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第1章 绪论

1.1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1.1.1研究背景

1.1.2研究意义

1.2研究综述

1.2.1相关概念研究

1.2.2“互联网+”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影响的研究

1.2.3“互联网+”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研究

1.3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1.3.1研究思路

1.3.2研究方法

1.4研究创新点及不足

1.4.1创新点

1.4.2不足

第2章“互联网+”的相关概念和特点

2.1“互联网+”教育的内涵

2.1.1“互联网+”的内涵

2.1.2“互联网+教育”的内涵

2.2“互联网+”教育的特点

2.2.1教育信息:从封闭到开放

2.2.2教育形式:从灌输到尊重

2.2.3学习动力:从被动到主动

2.2.4学习效果:从一元到多元

第3章“互联网+”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支撑及意义

3.1“互联网+”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基础

3.1.1马克思人本思想

3.1.2习近平关于思想政治工作的论述

3.1.3新建构主义理论

3.2“互联网+”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意义

3.2.1有助于增强文化自信

3.2.2有助于推进“双一流”建设

3.2.3有助于实现素质教育

3.2.4有助于完善思政体系

第4章 “互联网+”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机遇和挑战

4.1“互联网+”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机遇

4.1.1教育资源丰富化、均等化、共享化

4.1.2教育内容亲和化、时代化、趣味化

4.1.3教育模式创新化、智慧化、个性化

4.1.4教育学习协调化、自主化、终身化

4.1.5教育效果显性化、可量化、叠加化

4.2“互联网+”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挑战

4.2.1“互联网+”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环境遭受挑战

4.2.2“互联网+”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遭受挑战

4.2.3“互联网+”时代泛娱乐化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挑战

4.2.4“互联网+”时代碎片化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挑战

4.2.5“互联网+”时代高校学生的学习情况遭受挑战

第5章 “互联网+”在高校思政课中运用的现状分析

5.1网络思政课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5.1.1学生对思政课不感兴趣

5.1.2教师不愿意借助网络教学

5.1.3高校思政课网络教学开展不乐观

5.2网络思政课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5.2.1课程性质,思政课缺乏吸引力

5.2.2教师意识,思政课缺乏网络教学

5.2.3设备条件,网络教学缺乏硬件支持

5.2.4软件技术,网络教学缺乏软件支持

5.3促进“互联网+”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优势释放的路径选择

5.3.1课程层面的建设

5.3.2学校层面的建设

5.3.3教师层面的建设

第6章 “互联网+”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路径分析

6.1加强“互联网+”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优化

6.1.1优化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意义

6.1.2优化思想政治教育的宏观环境

6.1.3优化思想政治教育的微观环境

6.2加强“互联网+”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的构建

6.2.1设置学生喜爱的话语主题

6.2.2增强思想教育话语亲和力

6.3加强“互联网+”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对泛娱乐化的应对

6.3.1理性对待、辩证认识

6.3.2寓教于乐、培育价值观

6.3.3持续渗透、科学引导

6.4加强“互联网+”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对碎片化的应对

6.4.1加强对碎片化知识的管理

6.4.2加大对碎片化学习社区的组建

6.4.3加大碎片化学习资源的建设

6.5加强“互联网+”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对受教育者的重视

6.5.1重视媒介素养的培养

6.5.2重视情感教育的投入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调查问卷

展开▼

著录项

  • 作者

    周文静;

  • 作者单位

    南昌大学;

  • 授予单位 南昌大学;
  • 学科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饶江红;
  • 年度 2019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高等教育;
  • 关键词

    互联网; 时代; 高校思想政治;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