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基于GIS的新疆土地整理宏观绩效的空间特征研究
【6h】

基于GIS的新疆土地整理宏观绩效的空间特征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第一章 绪 论

1.1研究背景及意义

1.2研究综述

1.3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第二章 GIS、空间分析及模型概述

2.1 GIS

2.2 空间分析

2.3 空间统计分析

2.4 数据模型

2.5 空间分析的常用工具软件

第三章 基于GIS的新疆土地整理项目空间分析

3.1数据准备及研究方法

3.2 新疆自治区县区行政区划矢量图

3.3 空间权重矩阵的建立

3.4 新疆土地整理投入产出的时空特征

第四章 土地整治宏观绩效评价及其空间统计分析

4.1数据准备

4.2 研究方法与模型构建

4.3新疆土地整理项目宏观绩效评价结果及宏观绩效特征分析

4.4新疆土地整理项目宏观绩效的空间特征

4.5 影响机理分析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5.1 总结

5.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 录 A

致谢

声明

展开▼

摘要

民以食为天,土为粮之母。现阶段,我国的基本国情是:人多地少、耕地质量总体亟待提高,后备资源相对匮乏。在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大背景下,土地整理项目维持“18亿亩红线”的重要举措。通过15年的摸索实践的经验累积,新疆自治区实施的土地整理项目在提高现有耕地质量和增补耕地数量方面可谓是功不可没。在新疆自治区农村公共投资中,土地整理项目占很大的比重。然而,土地整理活动的逐步开展,其投入产出及宏观绩效等问题相继显露。新疆自治区土地整理项目缺乏完整可靠的投入产出及宏观绩效的基础数据,空间分析研究也是几近空白。
  本研究根据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土地开发整理建设管理局提供的截止2015年末已实施的土地整理项目台账及新疆统计年鉴,采用地理信息技术中空间自相关、实证计量模型等方法,对已实施的1079个土地整理项目投入产出及宏观绩效的空间布局进行了研究,得到结论:
  (1)对自治区2001-2015年实施的土地整治项目的85个县、市为单位,采用Moran’s I指数对“十五”“十一五”和“十二五”在投资规模、建设规模、项目个数和新增耕地规模四个基本指标进行了空间相关性分析,在 Geoda软件中编制空间分级图,得到四个指标不同时期的分布规律。
  (2)通过2010-2014年实施的土地整治项目,进行了宏观绩效评价,得到2010至2014年度综合绩效呈现稳定增长态势,绩效值从29.12增加到41.75;以及绩效分级结果,优秀等级只占4.71%;良好等级占12.71%;一般等级占43.29%;较差等级占39.29%。
  本研究是将土地整理项目投入产出及宏观绩效自相关分析并进行了空间表达,进一步拓展土地整理研究的范围。本次研究意义在于:(1)促进土地整理项目的管理实施;(2)有利于土地利用规划科学学科建设的进一步完善。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