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电刺激迷走神经对大鼠胶原性关节炎的治疗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6h】

电刺激迷走神经对大鼠胶原性关节炎的治疗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主要缩写词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小结

参考文献

综述迷走神经通路抗炎作用研究进展

致谢

展开▼

摘要

目的: 在本实验室已经证明机体的免疫细胞和免疫器官存在固有胆碱能系统的基础上,建立慢性迷走神经电刺激胶原性关节炎(CIA)大鼠模型,探讨迷走神经电刺激对CIA的治疗作用及其机制,为类风湿性关节炎等自身免疫性疾病寻找新的治疗途径。 方法: 健康Wistar雄性大鼠,30只,4~5周龄,体重150±10g。随机分为模型组20只,健康对照组10只。模型组大鼠每只大鼠给Ⅱ型胶原乳剂多点皮内注射,7天后加强注射一次。 CIA模型成功后将模型组大鼠随机分为迷走神经刺激(VNS)组和假手术组,每组10只。VNS组在完全清醒状态下给予持续迷走神经刺激(5v,2ms,lHZ),每天30分钟,共四周。 检测大鼠的相应指标: (1)每周目测踝关节红肿程度(关节炎指数评分); (2)治疗4周后无菌取关节滑膜做病理切片,常规H-E染色,观察关节滑膜的病理改变; (3)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大鼠外周血CD4+T淋巴细胞活化(活化标志CD71)及烟碱样乙酰胆碱受体α7亚单位(nAChRα7)和胆碱乙酰转移酶(ChAT)的表达; (4)免疫组织化学检测nAChRα7、ChAT关节滑膜的表达; (5)RT-PCR法检测nAChRα7mRNA及ChATmRNA在关节滑膜的表达。 结果: 1各组大鼠关节炎指数比较:治疗4周后,迷走神经刺激组大鼠关节炎指数明显低于假手术组(P<0.01); 2各组大鼠滑膜病理改变的比较:治疗4周后,VNS组大鼠踝关节组织病理改善,病理损伤明显低于假手术组(P<0.01) 3治疗1周后VNS组大鼠外周血CD4+T细胞表达nAChRα7、ChAT明显高于假手术组(P<0.01);2周后VNS组大鼠外周血活化的CD4+T淋巴细胞明显低于假手术组(P<0.01); 4治疗4周后,VNS组大鼠踝关节滑膜组织巨噬细胞(表达CD68)数量减少,VNS组大鼠表达nAChRα7、ChAT明显高于假手术组(P<0.01); 5治疗4周后,VNS组大鼠踝关节滑膜nAChRα7,ChAT基因表达明显高于假手术组(P<0.01); 结论: 电刺激迷走神经,可以上调nAChRα7在免疫细胞的表达,激活免疫系统的固有胆碱能系统,通过抑制免疫细胞异常活化,减少炎性细胞因子的合成及分泌,减轻关节炎症,实现对CIA治疗作用。该研究结论为类风湿性关节炎开拓了新的治疗途径。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