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价格歧视经济法律研究及其在营销中的应用
【6h】

价格歧视经济法律研究及其在营销中的应用

代理获取

摘要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体制正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其中产品的价格机制也由传统的计划经济下的定价体系逐渐转变为市场经济体系下的定价策略。而在定价策略中争议最大的便是价格歧视策略。 在当前社会环境中,人们普遍认为价格歧视是社会不公平的一种体现,许多人呼吁对所有的价格歧视现象都应该立法制止。但是这样也有失妥当,因为人们忽略了价格歧视策略对社会福利效应增加的积极作用。故作者从经济学角度出发来对价格歧视策略进行研究。 本文除前言和结束语外,共分为四个部分。 作者首先大致地介绍了价格歧视并从价格歧视的福利效应分析入手,分析了三类价格歧视的社会福利效应以及产出效应,并在二三级价格歧视中举出具体例子进行分析,以说明作者的结论即:价格歧视在多数情况下是消费选择的一种次优结果,它虽然达不到完全竞争情况下的帕累托最优,但价格歧视的实施还是可能对社会福利效应的增加有正作用力的。 虽然明白了价格歧视其实是一种次优的选择,但仍然有些价格歧视是对社会不利的,作者便从不同的角度,首先是从一些日常的表现手段入手,然后从竞争角度出发对价格歧视进行了划分,得出结论即:我们应该辨正地看待价格歧视,而不能笼统地说那种价格歧视对社会有利或者有害,因为对一种价格歧视的认识,不应该仅仅建立在经济学或者法学某种学科角度上。如经济学分析出来的某种价格歧视手段是存在帕累托改进的,但是它违背了市场的公平竞争原则,如垂直整合。在看到价格歧视对社会福利效应增加的正效应的同时,还应该觉察出这种价格歧视到底有没有损害社会竞争,无论其是一线竞争还是二线竞争。 既然要辨正地对待价格歧视,我们就需要理解法学中是怎么对待价格歧视现象的。作者首先从欧美国家对价格歧视的立法入手,然后横向对比中国的价格歧视立法,最后对我国的价格歧视立法提出建议即:明确规定价格歧视的构成要件;规定价格歧视的例外情形或抗辩理由;准确界定价格歧视,合理把握执法力度;重视私权诉讼在反价格歧视中的作用等。 既然对某些价格歧视实施手段到底是合法还是非法,有利还是无利有了个初步的了解,作者便举出身边的具体案例来对一些合法的价格歧视进行分析,如商业银行的价格歧视和电信产品的价格歧视。虽然一些价格歧视手段不为人赞同,如商业银行对小额存款收取服务费,但是这种歧视手段并没有损害到消费者的权益并有利于商业银行利润的增加。故案例的分析还是回到了作者论文的出发点即:我们应该辨正地对待价格歧视现象。 现阶段,随着中国经济的进一步市场化,价格歧视作为定价策略中一种很重要的实施手段,必将为大多数企业所应用,这便需要我们理解价格歧视,一方面支持合法的歧视手段,但另一方面又能禁止滋生不合法的竞争手段。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