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汉语语气副词中的话语标记及其演变研究
【6h】

汉语语气副词中的话语标记及其演变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1 导 论

1.1 选题缘起

1.2 相关理论

1.3 研究方法和材料

1.4 主要内容、创新点及其意义

2 话语标记及汉语副词研究综述

2.1话语标记的研究综述

2.2 汉语语气副词研究综述

3 话语标记与语气副词相关基本问题讨论

3.1 话语标记相关问题讨论

3.2 语气副词相关问题讨论

3.3 语气副词中的话语标记

4 专题研究:断言类话语标记“诚然”、“固然”、“难道”

4.1 肯定断言话语标记“诚然”

4.2 肯定断言话语标记“固然”

4.3 反诘断言话语标记“难道”

5 专题研究:释因类话语标记“难怪”、“原来”

5.1 理解性释因话语标记“难怪”

5.2 溯源性释因话语标记“原来”

6 专题研究:推测类话语标记“果然”、“也许”

6.1 确定性推测话语标记“果然”

6.2 揣度性推测话语标记“也许”

7 专题研究:总结类话语标记“当然”、“反正”

7.1 推断性总结话语标记“当然”

7.2 排他性总结话语标记“反正”

8 专题研究:侥幸类话语标记“幸好”

8.1“幸好”的语用功能

8.2“幸好”的历时演变

9 理论总结及结论

9.1 本文的主要工作

9.2 话语标记的语用功能

9.3 话语标记的语法化

9.4 一个理论上的设想

9.5 本文的结论

9.6 本文的不足和今后的努力方向

致谢

参考文献

展开▼

摘要

话语标记是在言语交际中游离在句法结构之外、出现在话语叙述层面上、不直接参与话语命题信息表达,能实现说话人对话语进行监控和调节的语言形式。以往对这些话语标记的描写和分析大都是在句法—语义框架内进行的,以致它们在话语中的真实功能尚未得到准确的揭示。对这些话语标记共时用法的准确概括及其语法化过程的深入探讨是汉语语法化研究的一项重要课题,而汉语在这方面的研究还相对薄弱。语气副词在现代汉语的各类副词中是比较特殊的。与其他各类副词相比,语气副词在句中的分布以及功能特征等方面都更具特色。不少语气副词具有明显的话语标记特性。
  从话语的视角出发,结合共时和历时两个层面,运用语用学理论和历史语法学理论对语气副词中的话语标记功能及其发展演变进行研究,是我们尝试进行的研究课题。选取了一个新的研究角度:在话语视角的观照之下结合主观化理论,在共时和历时两个层面上对汉语语气副词中的话语标记的语用功能和演变过程进行具体考察,希望能从这样一个新的角度深入地了解汉语中使用话语标记的促动因素和语法化的机制与动因。所谓话语视角的观照之下与主观化理论结合,实际上就是把语法化理论的两条主线:话语视角和主观化假说结合起来,把它们结合在一起的粘合剂是Verschueren提出的“语言适应性理论”。
  研究主要采用描写和解释相结合、共时和历时相结合、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以及话语分析的方法。研究语料主要包括两个部分,一个部分是对现当代语料搜索所得的语料,搜索对象主要是著名作家的作品,如小说、戏曲等,我们的搜索条件是能进入“,/;/。/?,”结构槽的语气副词,得到39个语气副词可以出现在主语之前并且有语音停顿,书面上用逗号隔开,这些词语是典型的成熟的话语标记,我们从中选取了10个代表词作为个案研究对象;另一部分是对汉语历时材料的关键词搜索,主要是对10个代表性话语标记的搜索。另外,也有少量的语料是网上的语例或自制的语例。
  文章共9章,可分为五个部分。
  第一部分是第1章,是绪论部分。主要介绍这项研究的选题缘起、理论参考、研究方法、研究材料、主要内容、创新点,等等。理论方面主要参考连贯理论、关联理论、语言适应性理论、语法化理论和主观化理论等理论观点。主要的创新点有三点:一是把语用层面的话语标记和传统的语气副词二者结合起来,把共时的语法语用和历时的语法化、主观化结合起来,相互参照、相互联系,这是一个新的研究视角,同时也是一个新的研究方法;二是选取典型的、代表性的语气副词类话语标记,做深入细致的个案分析,主要关注它们在汉语中的句法语用表现和发展演变情况,探讨其语用功能和语法化规律,为今后深入广泛的话语标记研究作了有益的探索;三是揭示每一个代表性话语标记的来源和发展演变情况,并与共时分析结合起来,全面地展示语气副词中话语标记的语法化过程及其内在规律。
  第二部分是第2章,包含两个内容。一是对话语标记研究进行综述。对国内外的话语标记研究的介绍主要从句法、语义和认知三个角度进行,其中从认知角度所进行的研究是当前话语标记研究的重点和热点,也是介绍的主要部分。而对汉语话语标记的话语功能和汉语话语标记的语法化两个角度所作的研究,是我们这项研究所关注的两个角度。二是对汉语语气副词研究进行综述。主要从六个方面进行介绍:语气副词的归属问题,语气副词的再分类问题,语气副词的句法研究,语气副词的语义研究,语气副词的语用研究,语气副词各义项的内部联系及其发展演变问题。
  第三部分是第3章。在这一部分里,主要就两个方面的内容进行了讨论并提出我们对这些问题的看法:话语标记的名称、定义及其语法语用特征;汉语语气副词句法和语用特征。我们发现,话语标记和语气副词是两个不同的聚合类,但是它们在句法和语用方面存在不少共同点,也就是说:它们存在一定的交集,这个交集就是我们的研究对象。语法化程度越高的语气副词就越倾向于表现为典型的、成熟的话语标记,可以从语气副词在句法位置上的不同来区别不同虚化程度的语气副词,这个虚化的连续体如下:主谓之间>主语之前(无停顿)>主语之前(有停顿)。我们认为,语法化程度较高的,能进入“,/;/。/?,”结构槽的语气副词是典型的话语标记。李泉在《副词和副词的再分类》一文中共列出151个语气副词,其中共有39个语气副词可以出现在主语之前并且有语音停顿,书面上用逗号隔开,这些词语是典型的成熟的话语标记。我们选取了10个代表词,并分别对它句法语用功能和演变过程进行了比较详细的分析和描写,它们是:诚然、固然、难道、难怪、原来、果然、也许、当然、反正、幸好。
  第四部分包括第4章到第8章,共五个章节。这一部分对我们所选取的10个典型的汉语语气副词中话语标记进行细致的个案研究,主要从两个方面进行,一是具体话语标记的语法语用功能,主要讨论它们所展示的话语标记功能;二是具体讨论每个代表性话语标记的来源及其发展演变,探讨它们的语法化规律。
  第五部分为第9章,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方面是在前面第四部分的基础上进行理论方面的归纳总结,并试图以一个新的理论设想以便对话语标记在语言交际和传承中的使用和演变作出完整全面的解释。我们把语言适应理论、关联理论、语法化理论及主观化理论结合起来并加以适当改造,认为:选择和创造是语言存在和发展的根本因素;语言使用者的心态和意图是进行选择和创造的基本依据。选择是语言使用和演变的枢纽,话语的形成是个人进行语言选择的结果,语言是某言语社团共同选择的结果,这是群体意识的选择,甚至于说,语言的演变也是群体意识在时间的长河中不断进行选择、修正和调整的结果。另一方面的内容是总结全文,并提出了本文研究的不足之处和未来努力的方向。
  通过对汉语语气副词中的话语标记句法语用功能和语法化过程及规律的探讨和研究,我们对汉语话语标记的功能和演变有了相对的了解,在此基础上对其后面相应的规律与机制也有了一定程度的认识。汉语的副词中有一部分词语正一步步从虚化走向更加虚化,从而进入话语层面,成为一个典型的话语标记。他们的语义功能和语法功能不断褪色,其语用功能不断凸显。其最终的原因,我们认为是因为人们在社会交际中根据交际需要并适应当前语境及心态不断进行选择和调整,从而对当前语言规则或继承,或创造,当创造的新用法固化定型,就造成了语言的演变。
  本文虽然提出了一定的理论设想,但这一设想的基础还主要建立在语言适应理论、关联理论和语法化理论之上,还没能形成自己真正的理论特色和牢固的理论基石。本文的理论设想还没有形成良好的可操作性,还没能真正的应用到语言分析和解释中去。本文的研究还只是用一些语言事实来说明理论的可能正确,这个理论设想还无法用之于语言研究实践。本文对语气副词中话语标记的分析研究还只是选取了少量的典型性代表词作为具体的研究对象,从中得到的结果还有很大局限性,不能全面反映语言事实,今后还要更全面、更广泛的研究语言事实,以期得到真正反映语言事实的结论。
  研究还是肤浅的、片面的,还需要更加全面的考察汉语各种词汇、句法语用规则的运用及其演变,还需要更加深入和细致的理论分析,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揭示出汉语在使用和演变中的一些真实面貌。这是一个巨大的工程,也将是今后努力的方向。

著录项

  • 作者

    刘东升;

  • 作者单位

    华中科技大学;

  • 授予单位 华中科技大学;
  • 学科 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 授予学位 博士
  • 导师姓名 尉迟治平;
  • 年度 2008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词类 ;
  • 关键词

    汉语; 语气副词; 话语标记;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