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消失模铸造镁合金表面合金化研究
【6h】

消失模铸造镁合金表面合金化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1 绪 论

2 试验材料及方法

3 消失模铸造镁合金表面铝合金化研究

4 消失模铸造镁合金表面锌及铝锌复合合金化探索

5 消失模铸造镁合金表面合金化机理研究

6 结论与展望

致 谢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撰写的论文和专利

展开▼

摘要

镁合金是一种轻质结构材料,被广泛应用于各领域,但由于耐蚀性差,其大规模应用受到限制。消失模铸造作为一种净无余量的绿色铸造技术,在成形镁合金铸件方面有独特优势。为改善镁合金铸件的防腐性能,本文采用消失模铸造表面合金化的方法对镁合金进行表面改性处理,并得到了一些有意义的结论。
   首先,本文对消失模铸造镁合金表面铝元素合金化进行了研究。单因素试验研究表明:一定工艺条件下,浇注温度及真空度的阈值分别处于750~780℃及0.02~0.04MPa之间,只有当两工艺参数取值大于其对应阈值时,镁合金表面才能形成合金化层。通过正交优化试验得到最优工艺条件:真空度为0.07~0.075MPa,粉体粒度为150μm,外层涂料为1层,粘结剂聚乙烯醇(PVA)含量为2.44%,浇注温度为780℃。该工艺下镁合金表面形成了厚度约为2mm、组织覆盖率接近100%的致密均匀合金化层。铝合金化层的形态呈菊花状或网状,主要由Mg17Al12、Mg和Al等物相组成。只有当组织覆盖率大于临界值约37%时,镁合金表面铝合金化层才能起到防腐作用,且组织覆盖率越高,镁合金耐蚀性越强。本实验最优工艺条件下镁合金表面合金化层的自腐蚀电位为-1.0628V,自腐蚀电流下降了两个多数量级。
   其次,本文对消失模铸造镁合金表面锌及铝锌复合合金化进行了探索。结果表明,在浇注温度为720℃或铸件模数为6.3mm的条件下,镁合金表面能形成以Mg17Al12、Al5Mg11Zn4、Zn、Mg为主要组成物相的具有一定防腐性能的锌合金化层。而当铝锌混合比例为3.5:1或铸件模数为10.4mm时,镁合金表面也能形成一层主要物相为Mg17Al12、Al、Zn、Mg的铝锌复合合金化层,腐蚀极化试验研究表明其自腐蚀电位相对AZ91D合金有所提高,自腐蚀电流下降一个多数量级,达到防腐蚀的效果。
   最后,以表面铝合金化为对象,建立了消失模铸造镁合金表面合金化模型,从理论上推导了表面合金化热力学及动力学条件,结果表明:热力学上,欲满足合金化过程的吸热量要求,镁合金熔体在铝熔点以上的降温幅度应至少为合金化层厚度的409.2倍;动力学上,镁合金的渗入深度与背压、粉体粒度、凝固时间、润湿角、金属液粘度及静压头等因素有关,且一定工艺条件下,真空度及粉体粒度均存在理论临界值。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