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大麻素2型受体参与电针上调炎性痛病灶皮肤组织β-内啡肽的表达
【6h】

大麻素2型受体参与电针上调炎性痛病灶皮肤组织β-内啡肽的表达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目录

英文缩略词表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 言

材料与方法

1. 动物模型及分组:

2. 痛行为学测定

3. Real time PCR:

4. Western blot

5. 免疫荧光双标实验

6. 统计学分析

结 果

1.? ?-阿片受体参与 AM1241 和电针抑制 CFA 诱导的热痛敏和机械痛敏的作用。

2.CB2 受体激活及电针对炎性痛病灶皮肤组织中 POMC mRNA 水平和β-内啡肽表达水平的影响。

3.CB2受体的激活及电针对炎性痛病灶皮肤组织?-阿片受体mRNA和蛋白表达的影响。

4.激活CB2受体和电针对炎性痛病灶皮肤组织角化细胞中β-内啡肽表达的影响。

5. 激活CB2受体和电针对炎性痛病灶皮肤组织巨噬细胞中β-内啡肽表达的影响。

6. 激活CB2受体和电针对炎性痛病灶皮肤组织T淋巴细胞中β-内啡肽表达的影响。

讨 论

参考文献

综述

1.内源性大麻素受体信号转导机制简介

2. CB2受体治疗疼痛等疾病的效应

3. CB2受体与G蛋白偶联的信号转导机制3.1 与Gi/o蛋白偶联的信号转导

4. CB2受体与阿片受体系统相互作用发挥镇痛作用

5. 高亲和力的CB2受体外源性配体的镇痛效应

6.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目的:已有研究表明内源性阿片肽系统参与电针对炎性痛动物模型的镇痛效应,外周内源性大麻素和大麻素2型受体(CB2受体)也参与了电针抑制炎性痛的作用。然而,外周CB2受体与内源性阿片肽系统在炎症部位是否具有相互作用,以及这种相互作用是否有助于电针对炎性痛的镇痛作用,目前尚不清楚。本文重点研究CB2受体是否参与电针对炎性痛病灶皮肤组织中b-内啡肽表达的调节,从而激活外周m-阿片受体发挥镇痛作用。
  方法:大鼠左后肢足背皮下注射完全弗式佐剂(complete freund's adjuvant,CFA)诱导炎性痛模型。采用辐射热测痛法检测足底热痛阈值;用机械测痛法测量足底机械痛阈值;分别采用Real-time PCR和Western Blot来检测阿黑皮素原(POMC) mRNA水平和b-内啡肽表达水平;采用荧光双标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b-内啡肽在炎性痛病灶皮肤组织角化细胞和浸润的免疫细胞中的分布。
  结果:
  1.机械痛阈和热痛阈行为学结果:与溶媒对照组相比,足背皮下注射CFA后,大鼠足底热痛阈值和机械痛阈值显著下降(P<0.05);与炎症加溶媒组相比,除了第5天外,造模后第2-6天选择性CB2受体激动剂AM1241能显著升高炎性痛大鼠足底的热痛阈值和机械痛阈值(P<0.05);AM1241给药前24小时(第1、3、5天)同侧足背皮下注射选择性m-阿片受体拮抗剂b-funaltrexamine(简称b-FNA)能显著翻转AM1241的镇痛效应(P<0.05);与假电针组相比,CFA诱导炎性痛后第2-6天,电针能显著增加大鼠的热痛阈值和机械痛阈值(P<0.05);此外电针治疗前24小时(第1、3、5天)给予b-FNA能显著抑制电针升高热痛阈和机械痛阈的作用(P<0.05)。
  2.Real-time PCR和Western Blot结果:与溶媒对照组相比,炎症加溶媒组POMC mRNA水平和b-内啡肽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5);与炎症加溶媒组相比, AM1241能显著上调b-内啡肽的表达水平(P<0.05);与假电针组相比,电针能显著上调POMC mRNA水平和b-内啡肽表达水平(P<0.05);此外,选择性CB2受体拮抗剂AM630预处理能显著翻转AM1241和电针上调POMC mRNA和b-内啡肽的表达水平(P<0.05)。
  3.荧光双标免疫组织化学技术结果:
  A.与溶媒对照组相比,炎症加溶媒组大鼠皮肤组织的表皮层明显增厚,且角化细胞的数目明显增多。角化细胞与b-内啡肽双标细胞主要分布在炎症皮肤组织的表皮层,每组均有双标细胞。CFA致炎后大鼠炎症皮肤组织中角化细胞和b-内啡肽双标细胞占角蛋白单标阳性细胞(角化细胞)总数的百分比较溶媒对照组显著增加(P<0.05)。此外,与炎症加溶媒组相比,炎症加AM1241组大鼠炎性痛病灶皮肤组织中标记b-内啡肽的角化细胞占角化细胞总数的百分比显著增加(P<0.05)。与假电针组相比,电针治疗能显著上调大鼠炎症皮肤组织中b-内啡肽和角蛋白双标细胞的百分比(P<0.05)。同侧足背皮下注射AM630后,其皮肤组织中β-内啡肽免疫反应阳性的角化细胞的百分比与炎症加AM1241组或炎症加电针组相比显著降低(P<0.05)。
  B.对比溶媒对照组,炎症加溶媒组大鼠炎症皮肤组织的表皮层及真皮层明显增厚,且巨噬细胞的数目明显增多。每组均有巨噬细胞与b-内啡肽双标细胞,且双标细胞主要集中在炎症皮肤组织的真皮层。CFA致炎后大鼠炎症皮肤组织中巨噬细胞与b-内啡肽双标细胞占ED1单标阳性细胞(巨噬细胞)总数的百分比较溶媒对照组显著增加(P<0.05)。与炎症加溶媒组或炎症加假电针组相比,炎症加AM1241组和炎症加电针组的皮肤组织中标记b-内啡肽的巨噬细胞占巨噬细胞总数的百分比显著增加(P<0.05)。与炎症加AM1241组或炎症加电针组相比,同侧足背皮下注射AM630后,其皮肤组织中b-内啡肽免疫反应阳性的巨噬细胞的百分比显著降低(P<0.05)。
  C.与溶媒对照组相比,炎症加溶媒组大鼠炎症皮肤组织的表皮层及真皮层明显增厚,且有大量的T-淋巴细胞浸润。每组均有T-淋巴细胞与b-内啡肽双标细胞,且双标细胞主要集中在炎症皮肤组织的真皮层。CFA致炎后大鼠炎症皮肤组织中T淋巴细胞和b-内啡肽双标细胞占TCRab单标阳性细胞(T淋巴细胞)总数的百分比较溶媒对照组显著增加(P<0.05)。与炎症加溶媒组相比,炎症加AM1241组炎性痛病灶局部标记b-内啡肽的T淋巴细胞占T淋巴细胞总数的百分比显著增加(P<0.05)。与假电针组相比,电针治疗能显著上调大鼠炎性痛病灶皮肤组织中b-内啡肽和TCRab双标细胞的百分比(P<0.05)。与炎症加AM1241组或炎症加电针组相比,大鼠同侧足背给予AM630后,其皮肤组织中b-内啡肽免疫反应阳性的T淋巴细胞的百分比显著降低(P<0.05)。
  结论:电针通过激活 CB2受体增加角化细胞和浸润的炎性细胞中b-内啡肽的表达,b-内啡肽进而激活外周m-阿片受体发挥镇痛作用。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