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论我国残疾人就业平等权的立法保护
【6h】

论我国残疾人就业平等权的立法保护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引 论

1 残疾人就业平等权基本理论

1.1残疾与残疾人概念

1.2就业平等权的界定

1.3残疾人就业平等权的涵义及其意义

2 残疾人平等就业面临的主要问题及立法原因

2.1残疾人难以平等就业的主要问题

2.2残疾人难以平等就业的立法原因

3 对域外残疾人就业平等权立法保护的分析与借鉴

3.1建立了比较完善的法律体系

3.2立法中完整规定了就业平等权

3.3建立了保护残疾人平等就业的专门机构

3.4制定了明确的残疾歧视认定规则

3.5规定了比较合理的救济方式

3.6举证规则和法律责任的设置比较得当

4 完善我国残疾人就业平等权立法保护的建议

4.1完善以反残疾人就业歧视法为中心的法律体系

4.2确立就业残疾歧视的认定规则

4.3增设就业平等委员会

4.4完善救济方式和举证规则

4.5完善法律责任承担机制

4.6完善法律法规加强国家对残疾人的扶助

结 论

致谢

参考文献

展开▼

摘要

残疾人就业平等权是平等权这一基本人权在残疾人就业领域中的体现,是残疾人获得经济独立的关键,也是残疾人得以实现生存权和发展权的必要条件。残疾人就业平等权包括形式就业平等权和实质就业平等权,前者通常是指就业机会均等,后者通常是指结果上的平等,欧盟通常也叫“纠偏行动”,即为了纠正过去残疾人所受到的不公正待遇,政府要采取积极的措施,为他们创造与正常人平等的前提和条件,给他们以特别保护。在我国,长期以来残疾人的就业形势一直很严峻,文化水平极低,税收优惠政策不够,特别是普遍存在的就业歧视是造成残疾人就业困难的主要原因。同时,国家的相关立法体系非常不完善,尤其是在反歧视领域,不仅没有专门的反歧视立法,也没有执行现有禁止性规定的具体标准,使得法律中明确禁止残疾歧视的规定形同虚设。本文通过引入实际案例、收集相关数据的方法,对我国残疾人就业的现状进行了深入分析,也对我国的立法实践进行了梳理;同时也对域外不同国家和地区在反就业歧视、保护残疾人就业平等权领域的立法及实践进行了比较分析,借鉴其中对我国有益的经验。在文章的结尾,笔者从法律体系、残疾歧视认定规则、设立平等就业委员会、举证责任、救济方式、救济方式等方面提出了完善我国残疾人就业权立法的建议。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