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皖南旅游型小城镇公共服务设施配置优化策略研究
【6h】

皖南旅游型小城镇公共服务设施配置优化策略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1 绪论

1.1课题来源

1.2研究背景

1.3研究范围界定

1.4研究内容和框架

1.5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

1.6相关概念辨析

1.7研究方法

2 国内外相关理论和研究综述

2.1相关理论

2.2国内外公共服务设施的相关研究

2.3国内外旅游小城镇及其公共服务设施的研究

2.4本章小结

3 旅游型小城镇公共服务设施配置基本格局

3.1旅游型小城镇的基本类型及其特点

3.2旅游型小城镇公共服务设施配置的基本类型和标准

3.3旅游小城镇公共服务设施使用特征

3.4本章小结

4 皖南旅游型小城镇及其公共服务配置研究

4.1皖南地区基本概况

4.2皖南地区旅游资源禀赋

4.3皖南旅游型小城镇发展特点

4.4旅游小城镇公共服务设施配的现状调查与使用评估

4.5皖南旅游型小城镇公共服务设施配置主要问题

4.6本章小结

5 皖南旅游型小城镇公共服务设施层级配置优化策略

5.1优化目标和思路

5.2皖南旅游一体化背景下的“设施区域等级体系构建”

5.3城镇职能引导下的“设施空间布局模式配型”

5.4服务需求主导下的“设施量化指标调控”

5.5相关政策建议

5.6本章小结

6 研究结论与后续展望

6.1研究结论与创新点说明

6.2研究不足与后续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1 本人攻读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附录2 皖南旅游型小城镇居民调查问卷

附录3 皖南旅游型小城镇游客调查问卷

展开▼

摘要

在我国新型城镇化、健康城镇化发展的背景下,越来越多的小城镇将旅游业作为产业转型突破点。到2012年,以小城镇为核心支点的乡村旅游接待游客量达到7.2亿人次,旅游总收入22160亿元。与此同时,旅游型小城镇的公共服务设施的服务对象多样化导致其类型需求增多,而游客数量的增长又导致设施需求总量的提高,例如在只有2000多人的安徽省宏村镇,旺季每天接纳游客近两万名,镇区公共服务设施面临的压力异常巨大。然而我国旅游小城镇的商业化发展成就并未带来城镇公益性公共服务设施的同步发展,现有公共服务设施规范和标准在旅游型小城镇的特殊环境下又缺乏适用性,从而影响了城镇居民与游人对相关公共服务设施的正常使用,也制约了小城镇的持续与和谐发展。因此,建立合理有效的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指导方法成为旅游型小城镇的迫切需求。
  本文以皖南国际旅游文化示范区为研究范围,调查旅游型小城镇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状况,研究其使用情况、需求特征与发展趋势,探索突出旅游产业特色的小城镇公共服务设施配置的优化策略。皖南国际旅游文化示范区是我国旅游型小城镇最为集中的区域之一,其独具代表性的徽文化及黄山、九华山等丰富的自然、人文景观为小城镇发展旅游业提供了良好的资源背景。文章以此为研究范围,以旅游型小城镇公共服务设施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现场访谈和行走体验等实地调研方法,深入了解了旅游型小城镇公共服务设施的两类主要使用人群——居民和游客的各自需求特点和使用特征,同时,结合各类相关统计数据和文献资料的整理分析,找出旅游型小城镇公共服务设施存在的问题及其产生原因,以及其区别于其他类型小城镇的不同之处。
  针对目前旅游型小城镇公共服务设施配置方面存在的类型缺失、规模偏差和配套不足以及区域互动少的普遍问题,文章提出了基于皖南地区旅游一体化开发背景的公共服务设施区域共享对策、基于小城镇旅游与各项事业协调发展的公共服务设施空间布局对策,以及适宜旅游型小城镇公共服务设施独特使用对象特征的指标体系引导三个层面的公共服务设施层级优化配置策略。首先,出于提高区域资源分配效率的考虑,以整个皖南地区为单位,选取旅游小城镇最为集中的区域,提出区域设施共享优化策略,主要方法是对小城镇进行合理的等级划分,以此为基础进行公共服务设施的统筹配置。在此基础上,进一步选取具有典型代表性的三个不同类型的旅游型小城镇作为案例,从文化背景、产业特色、社会环境、设施配置现状等方面进行研究,针对其游客-居民结构和镇区-景区结构的不同特点,提出了不同的设施空间布局优化模式。最后,针对目前设施配置标准缺乏适应性的问题,结合游客和居民的结构性特征,提出了相应的配置规模计算方法及合理的规模建议。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