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骨盆骨折合并髋臼骨折的临床研究
【6h】

骨盆骨折合并髋臼骨折的临床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材料和方法

1、一般资料

2、研究指标

3、治疗方法

4、统计学分析

结果

1、一般特征

2、骨盆骨折合并髋臼骨折患者的骨折分型及治疗情况

3、临床疗效评估及预后

讨论

参考文献

综述:骨盆骨折合并髋臼骨折的研究进展

致谢

展开▼

摘要

【目的】通过回顾性分析骨盆合并髋臼骨折病历资料,明确骨盆合并髋臼骨折的临床特征、发病率,探讨其治疗方法及临床疗效,进一步为骨盆骨折合并髋臼骨折的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2014年6月同济医院创伤外科收治397例骨盆和髋臼骨折的病例资料,筛选出骨盆骨折同时合并髋臼骨折的患者资料,纳入研究组;其余患者作为对照组。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性别、年龄、骨折类型、合并损伤、ISS评分以及创伤患者早期处理及手术治疗情况。所有病例均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方法:对于Tile A型骨盆骨折,先固定髋臼再固定对侧耻骨上支;对于不稳定的骨盆骨折(Tile B或C型合并髋臼骨折,首先恢复骨盆后环稳定性,后处理髋臼骨折,并记录为手术时间、失血量、术后并发症情况,并对术后患者进行密切随访,评估预后。
  【结果】骨盆骨折同时合并髋臼骨折患者21例,本组病例骨盆合并髋臼骨折,发生率约为5.29%。其中,男性15例,女性6例,平均年龄(38.90±12.49)岁。受伤机制均为高能量损伤,其中道路交通伤17例,其次为坠落伤3例、摔伤1例。平均入院收缩压(110.33±21.26)mmHg,平均血红蛋白(109.19±17.68)g/L,平均ISS(20.57±9.95)。受伤至手术时间为7~45天,平均(13.15±12.68)天。手术时间(麻醉时间)2~8.3小时,平均(4.73±3.31)小时。术中失血量300~2500ml,平均(1100±460.91)ml。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9.5%,包括手术切口感染1例,术后坐骨神经麻痹1例。研究组及对照组患者在性别构成、年龄及受伤机制上无统计学差异,但研究组患者的入院收缩压、血红蛋白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在受伤到手术的时间也长于对照组患者,同时手术时间及失血量也多于对照组。两组患者在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上无统计学差异。骨盆骨折最常见的类型是侧方挤压型(LC型)10例(47.61%),髋臼骨折最常见类型为横行骨折或前柱合并横行骨折11例(52.38%),骨盆骨折位置与髋臼骨折同侧类型最多见。骨盆合并髋臼骨折患者中合并其他损伤有15例(71.43%),以腹部、胸部、脑部损伤居多。研究组21例骨盆骨折同时合并髋臼骨折患者均获得满意随访,平均随访时间6.5月,术后8个月左右骨折基本愈合。术后髋臼复位情况评估采用Matta分级,其中解剖复位8例、达到良好标准10例、复位尚可3例、复位差0例。术后功能恢复情况采用Majeed评分,优11例、良7例、可2例、差1例,优良率85.71%。
  【结论】骨盆骨折合并髋臼骨折均为高能损伤类型,较单纯骨盆骨折或髋臼骨折患者损伤更重,损伤类型更复杂,诊断治疗均困难较大。治疗措施包括前期急诊抢救及二期切开复位和内固定,对于不稳定骨盆骨折合并髋臼骨折,先恢复骨盆环的稳定性再复位髋臼能够取得较好的预后。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