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microRNA-21缺失在胸主动脉瘤中的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6h】

microRNA-21缺失在胸主动脉瘤中的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目录

主要英文缩略词表

前言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第一部分MicroRNA-21通过调节TGF-β-Smad3信号促进血管紧张素II所致胸主动脉瘤形成的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引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SMAD7是胸主动脉瘤中microRNA-21与TGF-β信号通路相互作用的关键因子

引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血管紧张素II与TGF-β在动脉瘤疾病中的相互作用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完成的学术论文

致谢

展开▼

摘要

第一部分 MicroRNA-21通过调节TGF-β-Smad3信号促进血管紧张素Ⅱ所致胸主动脉瘤形成的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目的:验证在胸主动脉瘤中 microRNA-21在病变中的变化规律,探究干预microRNA-21在胸主动脉瘤中的作用。
  方法:使用血管紧张素Ⅱ灌注Smad3+/-杂合子小鼠建立胸主动脉瘤模型,RT-PCR和原位杂交方法检测形成胸主动脉瘤组织中的microRNA-21表达的时空变化。同时检测临床患者中microRNA-21表达量及部位的变化。之后引入miR-21-/-:Smad3+/-双敲小鼠进行胸主动脉瘤模型复制,小鼠B超观察其血管扩张、动脉瘤形成等病变特点。组织学检测病变局部的病理特点,并检测TGF-β相关下游信号通路的活化情况。体外培养平滑肌,验证其对TGF-β的反应性。
  结果:在Smad3+/-杂合子小鼠中灌注血管紧张素Ⅱ,能够诱导杂合子小鼠发生胸主动脉瘤。并且通过RT-PCR、原位杂交方法发现,microRNA-21升高主要表达于血管中层平滑肌内。与临床标本检测的microRNA-21表达部位相符。在对microRNA-21进行敲除后,双敲小鼠产生了明显的胸主动脉瘤。并且该动脉瘤的发生快于Smad3+/-杂合子小鼠,升主动脉扩张明显,夹层发生早,破裂死亡率高。在HE、EVG切片中发现,血管直径扩张,血管中层平滑肌增厚,弹力纤维在病变局部降解。免疫组化检测发现,在双敲小鼠中,血管平滑肌中 pSMAD2水平明显下降。体外实验也发现,双敲小鼠的原代平滑肌,对TGF-β的反应性明显降低,其下游靶蛋白表达同样减低。
  结论:在胸主动脉瘤中,microRNA-21在血管中层平滑肌中明显升高,下调microRNA-21能加重胸主动脉瘤的发生。其机制可能与平滑肌细胞中 TGF-β通路受到抑制有关。
  第二部分 SMAD7调控TGF-β信号通路与动脉瘤发生的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目的:了解miR-21-/-:Smad3+/-双敲小鼠胸主动脉瘤的发病机制,通过干预Smad7缓解胸主动脉瘤发病。
  方法:对 miR-21-/-:Smad3+/-双敲小鼠动脉瘤组织进行免疫组化、RT-PCR检测,探究平滑肌表型转换相关的收缩分子αSMA、SM22、SM-MHC,炎症因子 CCL2,CXCL12,IL-6等了解血管平滑肌在动脉瘤发生时的表型转换程度。并在体外和体内利用病毒转染Smad7抑制序列解除microRNA-21敲除对SMAD通路的抑制作用,从而抑制胸主动脉瘤形成。
  结果:miR-21-/-:Smad3+/-双敲小鼠的胸主动脉瘤中,平滑肌细胞因为过分抑制的TGF-β通路导致发生表型转换。其表现为收缩分子αSMA、SM22、SM-MHC下调和炎症相关分子 CCL2,CXCL12,IL-6上调。同时,上调的炎症分子诱导炎性细胞向病变局部趋化。当使用si Smad7慢病毒进行转染后,TGF-β信号活化水平提高,血管平滑肌表现转换得到抑制,胸主动脉瘤病变得到改善。
  结论:miR-21-/-:Smad3+/-双敲小鼠动脉瘤形成中,TGF-β信号降低介导的血管平滑肌表型转换是其致病的主要因素。使用慢病毒干预SMAD7蛋白表达能够抑制血管平滑肌表型转换,缓解双敲小鼠胸主动脉瘤发生。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