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颈段髓内肿瘤的临床特点及手术治疗策略分析
【6h】

颈段髓内肿瘤的临床特点及手术治疗策略分析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英文缩略词表

绪论

资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

2.临床表现及术前脊髓功能分级

3.影像学表现

4.麻醉方式

5.电生理监测

6.手术操作

结果

1.术后病理及切除情况

2.术后随访结果

3.典型病例

讨论

1.颈段髓内肿瘤的类型及影像学特点

2.手术时机

3.围手术期药物治疗

4.不同肿瘤的手术操作要点

5.术中判断肿瘤是否全切的标准

6.术中电生理监测的影响及评价

7.术后相关并发症及处理

8.手术预后分析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髓内肿瘤特点及诊治研究进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致谢

展开▼

摘要

目的:探讨显微手术治疗颈段髓内肿瘤的临床特点、手术策略及预后。
  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06年1月-2016年6月期间我院神经外科手术治疗颈段髓内肿瘤53例。比较其流行病学特点、临床表现、影像学特点、病理分类、手术方法及预后。术中33例采用电生理监测运动、感觉通路(A组),20例采用传统手术切除未使用电生理监测(B组),比较A、B组术后出院时神经功能状态,以及术后6月时两组复查的神经功能状态。
  结果:A组术前McCormick脊髓功能分级平均分2.30±0.72,术后出院平均分为2.0±0.82,;术后6月平均分1.79±0.73,;B组术前McCormick脊髓功能分级平均分2.3±0.71,术后出院平均分为2.2±0.93,术后6月复查平均分1.9±0.94。出院时A组有22人术后症状改善(66.7%),B组有10人术后症状有改善(50%),二者改善率无明显差异(Χ2=1.45,P=0.23>0.05),术后6月随访时A组改善率84.8%,B组改善率60%,A组改善率明显高于B组,两组改善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15,P=0.042<0.05)。术后病理示室管膜瘤26例,全切24例,次全切2例,星形细胞瘤15例,全切8例,次全切4例,部分切除3例,血管母细胞瘤6例,全切6例,海绵状血管瘤3,全切3例,脂肪瘤1例,次全切,转移瘤2例,次全切。
  结论:显微外科手术是颈段髓内肿瘤最有效的治疗方法。患者预后与术前症状、手术切除程度,肿瘤性质密切相关。术前症状较轻神经功能状态良好、手术切除程度高、良性肿瘤或者低级别恶性都是影响患者预后有利因素。联合电生理监测有利于肿瘤全切及患者脊髓功能的保护,特别是对患者长期预后有利。颈段髓内肿瘤对术者操作要求很高,必须由经验丰富、技术娴熟的医师来完成。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