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严寒地区村镇生活用能特征及绿色评价体系研究
【6h】

严寒地区村镇生活用能特征及绿色评价体系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第1章 绪 论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3 课题研究内容

第2章 严寒村镇用能绿色评价内涵及用能特征分析

2.1 严寒村镇用能绿色评价内涵

2.2 严寒村镇生活用能特征分析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严寒村镇能源利用绿色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

3.1 绿色评价指标体系构建方法

3.2 绿色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3.3 绿色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3.4本章小结

第4章 严寒村镇能源利用绿色评价方法的研究

4.1 常用的评价方法及局限性

4.2 应用灰色聚类理论的合理性

4.3 灰色三角白化权聚类的应用

4.4 案例应用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严寒村镇能源利用绿色评价软件的开发

5.1 课题对评价软件的要求

5.2 评价软件的设计

5.3 评价软件的功能概述

5.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声明

附录

致谢

展开▼

摘要

随着绿色建筑理论的普遍推广,绿色用能这一概念逐渐引起业界关注。村镇绿色用能是建设绿色村镇的重要组成部分,剖析严寒村镇生活用能特征并进行绿色评价对推进村镇绿色发展的进程具有重大意义。
  本文首先对严寒村镇和绿色村镇进行概念性界定,对严寒村镇能源系统从自然属性、经济性、清洁性、社会性、支撑体系进行分类,由此对生活用能绿色评价体系的内涵进行剖析。以上工作为绿色评价指标的设置奠定理论基础。将严寒村镇生活用能模式分为采暖、炊事、家电三类,分析五个村镇的生活用能特征,得出三类模式的耗能比例。统计了村镇生活用能结构中,清洁能源、商品能源、生物质能源等的利用比例,引入经济成本、环境成本的概念对村镇能源种类进行综合成本分析。上述数据反映出的深层现象对绿色评价指标权重的分配提供定性引导,同时为引导村镇能源绿色规划提供思路。
  其次,本文从经济、环境、社会、支撑体系四个方面对能源利用影响因素展开分析,将绿色评价指标分为控制项、一般项、加分项三类,并依据评价指标构建原则和专家会议讨论对三类指标进行多次整合和完善。借助重要性标度调查表和熵权修正层次分析理论对最终确定的评价指标体系进行一般项指标权重分配。
  再次,本文针对三类评价子项的分类目的及相应指标的设置特点,将控制项评价作为体系的初审环节,不参与评价体系的核心计算。一般项评价是评价体系的计算核心,分析了网络层次分析法、模糊综合评价、数据包络分析法针对本研究的不适用性,采用灰色聚类理论作为计算方法,基于五个灰类的左右延拓值构建了隶属A、B、C、D、E五个绿色等级的灰色三角白化权聚类模型。在一般项评价结果输出的基础上针对加分项指标是否达标,分别对评价结果赋予相应的星级。将绿色评价体系对红旗农场和双城兰陵镇进行应用性验证,清晰直观的输出结果为将该体系编制软件进行推广提供可能。
  最后,对比分析国内外较为成熟的能源评价软件的适用范围以及针对本研究的缺陷,将本文构建的绿色评价体系借助MyEclipse10平台进行软件编程。软件的编制扩大了绿色评价体系的使用局限,对推进严寒村镇绿色经济激励机制及粗放耗能纳税惩罚制度的出台具有重大意义。

著录项

  • 作者

    闫艳艳;

  • 作者单位

    哈尔滨工业大学;

  • 授予单位 哈尔滨工业大学;
  • 学科 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马世君;
  • 年度 2015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TU111.195;
  • 关键词

    严寒地区; 绿色评价; 能源利用; 村镇生活用能;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