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GABAB受体对紫杉醇诱发神经痛大鼠背根神经节/脊髓背角核因子κB通路的调控作用
【6h】

GABAB受体对紫杉醇诱发神经痛大鼠背根神经节/脊髓背角核因子κB通路的调控作用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前言

材料与方法

1 主要试剂与设备

2 紫杉醇诱发大鼠神经痛模型制备

3 50%缩足反应阈值(PWT)测定

4 动物的选择与分组

5 鞘内置管方法

6 观察指标

7 标本取材

8 实验方法

9 统计学方法

结果

1 5组大鼠不同时点PWT变化

2 RT-PCR实验

3 Western blot实验

附图

附表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在紫杉醇诱发神经痛中的作用机制

致谢

个人简历

展开▼

摘要

目的:
  紫杉醇作为临床一线抗肿瘤药物,对各种恶性肿瘤均有显著疗效,但其在使用过程中表现出一种呈剂量依赖的神经毒性,即紫杉醇诱发的外周神经病理性疼痛,降低患者生活质量,尚无有效治疗手段,制约着紫杉醇在肿瘤病人治疗中的应用。阐明其发病机制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和价值。
  本实验通过腹腔注射紫杉醇制备大鼠紫杉醇诱发神经痛模型,鞘内注射γ-氨基丁酸B(GABAB)受体激动剂巴氯芬、拮抗剂Saclofen及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 kappa B, NF-κB)抑制剂SN50,观察GABAB受体在紫杉醇诱发神经痛大鼠背根神经节(dorsal root ganglia, DRG)/脊髓背角NF-κB通路的调控作用。
  方法:
  自河北医科大学动物实验中心购买清洁级健康雄性SD大鼠(160~180 g),腹腔注射紫杉醇制备大鼠紫杉醇诱发神经痛模型,取模型制备成功的40只,采用随机数字表法,根据鞘内给药不同分为4组(n=10):紫杉醇组(P组):生理盐水10μl;巴氯芬(Baclofen)组(B组):Baclofen0.5μg/10μl;Saclofen组(S组):Saclofen30μg/10μl;SN50组(SN组):SN50200 ng/10μl。另取10只同周龄大鼠腹腔注射等体积溶剂并鞘内注射生理盐水10μl作为对照组(C组)。5组大鼠分别于腹腔给药前1 d(T1)、鞘内给药前1 d(T2)、鞘内给药后2 h(T3)测定大鼠50%机械缩足阈值(PWT),T3时点完成PWT测定后快速取出DRG和脊髓背角,采用分子生物学方法测定GABAB1受体、NF-κBp65及炎性因子白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表达变化。
  结果:
  1与T1时点比较,除C组外其余各组T2时点的PWT均降低(P<0.05);与T2比较,T3时点 B组和SN组PWT升高,而S组PWT降低(P<0.05)。
  2 PT-PCR结果:与C组比较,P组脊髓背角GABAB1受体mRNA表达下调,而DRG中GABAB1受体mRNA表达上调(P<0.05);与C组比较,P组脊髓背角和DRG中NF-κBp65、IL-1β和TNFαmRNA均表达上调(P<0.05)。与P组比较,B组脊髓背角和DRG中GABAB1受体mRNA均表达上调,而NF-κBp65、IL-1β及TNFαmRNA表达下调(P<0.05);S组和B组GABAB1受体及上述因子表达则正好相反,SN组脊髓背角和DRG中,随着NF-κBp65、IL-1β及TNFαmRNA表达下调, GABAB1受体mRNA表达也下调(P<0.05)。
  3 Western-blot结果:与C组比较,P组脊髓背角GABAB1受体蛋白表达下调,而DRG中GABAB1受体蛋白表达上调(P<0.05);与C组比较,P组脊髓背角和DRG中NF-κBp65、IL-1β和TNFα蛋白均表达上调(P<0.05)。与P组比较,B组脊髓背角和DRG中GABAB1受体蛋白均表达上调,而NF-κBp65、IL-1β及TNFα蛋白表达下调(P<0.05);S组和B组GABAB1受体及上述因子表达则正好相反,SN组脊髓背角和DRG中,随着NF-κBp65、IL-1β及TNFα蛋白表达下调,GABAB1受体蛋白表达也下调(P<0.05)。
  结论:
  紫杉醇诱发神经痛大鼠DRG和脊髓背角中GABAB受体通过调控NF-κB通路的表达变化,在神经痛的发生发展中发挥作用。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