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弹性髓内针微创治疗儿童肱骨病理骨折的临床研究
【6h】

弹性髓内针微创治疗儿童肱骨病理骨折的临床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前言

材料与方法

1 一般资料

2 治疗方法

3 术后护理

4 评价标准

结果

附图

附表

讨论

1 儿童肱骨病理骨折的发病特征

2 外科治疗肱骨病理骨折的治疗方法选择

3 弹性髓内针治疗儿童肱骨病理骨折综合分析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儿童肱骨病理骨折及治疗进展

致谢

个人简历

展开▼

摘要

目的:良性骨肿瘤所致的肱骨病理骨折,在儿童中比较常见的肿瘤类型为:单纯性骨囊肿、嗜酸性肉芽肿、非骨化性纤维瘤等。单纯性骨囊肿是儿童最常见的骨组织良性瘤样病变,好发于四肢长骨,以肱骨和股骨最为常见。嗜酸性肉芽肿亦是一种儿童常见的良性病变,可见于全身多个器官脏器,骨骼系统发病则好发于颅骨、脊柱及长管骨。非骨化性纤维瘤是一种纤维组织所构成的良性肿瘤,临床上不多见,发病部位可见于长骨,多见于股骨、胫骨,其次为肱骨。儿童因自感能力及表述能力较弱,往往良性骨肿瘤因无明显的症状而很难早期发现,常因外伤后发生病理骨折才来院就诊。儿童长骨尚处于生长发育阶段,具有其特有的解剖结构如骺板和骺软骨。肱骨是儿童长骨病理骨折发生的常见部位。对于发生肱骨病理骨折的患儿,如何治疗、怎样减少及避免对骨骺的骚扰、如何在最小的创伤下达到最佳的固定效果,是众多临床骨科医师面临的问题。本研究通过对我院4年来收治的儿童肱骨病理骨折患儿进行随访,探讨应用弹性髓内针微创治疗儿童肱骨病理骨折的疗效及特点。
  方法:回顾我院从2009年2月至2013年5月收治的儿童肱骨病理骨折共计38例,其中男29例,女9例;骨囊肿35例,嗜酸性肉芽肿2例,非骨化性纤维瘤1例;肱骨近端31例,肱骨中段7例;年龄5-14岁,平均8.5岁。均采用病灶清除同种异体骨或自体骨移植、钛制弹性髓内针固定进行治疗,术后通过支具或石膏辅助外固定。通过术前及术后1、2、3、6、12个月拍摄肱骨近端正侧位X线片,根据术后X线表现对病理骨折愈合情况进行评估。并检查患儿上肢功能恢复情况。
  结果:所有38例患儿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0~48个月,平均29个月。病理骨折愈合时间3-12个月,平均4.5个月。术后病理回报骨囊肿35例,嗜酸性肉芽肿2例,非骨化性纤维瘤1例。随复查时间延后,X线表现为骨折线逐渐消失,植骨颗粒感逐渐减低,最终完全愈合。术后1例患儿因钉尾刺激出现针尾滑囊炎,1例患儿术后12个月延迟愈合,余未发现其他并发症。所有患儿患肢均未发现后遗畸形,肩关节功能均无受限。
  结论:肱骨为儿童良性肿瘤的多发位置,因发病早期无明显症状,往往直至外伤后出现病理骨折才到医院就诊。病灶清除并植骨后采用钛制弹性髓内针固定治疗儿童肱骨病理骨折,病灶骨力学稳定性好,骨愈合快,创伤小,最大程度上减低了对创伤局部软组织和骨膜的损伤,方便护理,并发症少,是一种治疗肱骨病理骨折确切有效的治疗方法。对于发生于肱骨近端的病理骨折,弹性髓内针具有更加突出的优势。该方法操作简单,安全且创伤小,固定牢靠,选用的单枚针直径仅为2-2.5mm,对于肱骨近端病理骨折不可避免穿过骺板固定的,可以规避对骨骺的骚扰,对骺板的骚扰较小,最大程度上减低骺早闭后遗畸形的发生率,而且髓内固定规避了金属板固定后因病变骨质强度不足而发生螺钉拔出、断板、应力再骨折的风险,并发症极少,再次手术取出内固定时再创伤小、手术便捷,功能恢复快,是治疗肱骨病理骨折的首选固定方法。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