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盐酸右美托咪定对颅内动脉瘤介入手术患者术中及苏醒期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6h】

盐酸右美托咪定对颅内动脉瘤介入手术患者术中及苏醒期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英文缩写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附图

附表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盐酸右美托咪定在颅内动脉瘤微创介入手术麻醉中的应用进展

致谢

个人简历

展开▼

摘要

目的:颅内动脉瘤介入治疗是目前广泛开展的神经外科微创手术。因其具有快捷、定位精确、创伤小而且疗效显著的特点成为了治疗颅内动脉瘤史上的重大变革。这种手术对围麻醉期血流动力学稳定性要求苛刻,麻醉苏醒期要求患者配合进行神经系统检查。以往颅内动脉瘤介入治疗采用的麻醉方法多是瑞芬太尼复合七氟烷静吸全麻。这种组合因对手术应激抑制强,被广泛应用于各类外科手术。瑞芬太尼优点为超短时效,镇痛作用强。缺点为作用消失快,疼痛发生早,疼痛刺激和苏醒迅速带来的不适感可引起烦躁,甚至引起心脑血管系统意外。七氟烷优点为术中血流动力学较平稳,减少肌肉松弛剂用量,术后苏醒快而彻底。缺点为恢复期容易发生躁动。已有研究证实,盐酸右美托咪定在全身麻醉中应用具有减少镇静、镇痛药物用量、降低不良反应和提高麻醉质量的作用,且无呼吸抑制。可在保持患者意识下,提供足够的镇痛,镇静和抗焦虑作用,确保顺利完成神经检查的需要。麻醉苏醒期,可降低机体对于不良刺激的应激水平,增强围术期心脑血管稳定性,改善麻醉恢复过程。本研究拟观察盐酸右美托咪定复合七氟醚吸入进行全身麻醉用于颅内动脉瘤介入治疗术的可行性。
  方法:
  1、试验分组
  40例接受颅内动脉瘤栓塞术的患者,根据麻醉维持用药不同随机分为R组(remifentanil,瑞芬太尼)和D组(dexmedetomidine,盐酸右美托咪定)。纳入标准:(1)经MRI或全脑血管造影术诊断明确的颅内动脉瘤实施介入治疗的患者。(2) ASA评分Ⅱ-Ⅲ的患者。
  2、试验流程
  入手术室开放静脉液路。常规监测心电图,无创动脉血压,血氧饱和度(SPO2)。麻醉诱导采用咪达唑仑0.05mg/kg,舒芬太尼0.3ug/kg,顺式阿曲库铵0.2mg/kg及依托咪酯0.15mg/kg静脉注射。麻醉维持D组采用2~3%七氟烷吸入复合盐酸右美托咪定持续输注(负荷量采用0.5ug/kg/10min,维持量采用0.4ug/kg/h);R组采用2~3%七氟烷吸入复合瑞芬太尼0.1~0.2ug/kg/min持续输注,间断给予顺阿曲库铵维持肌松。术中维持呼末二氧化碳(PetCO2)在35~45mmHg之间,BIS监测值在40~60之间。记录麻醉诱导前(T0),气管插管完成后(T1),盐酸右美托咪定输注15min(T2),盐酸右美托咪定输注30min(T3)及手术结束时(T4)各时点患者平均动脉压,心率及血氧饱和度数值。麻醉苏醒期,根据riker镇静和躁动评分(SAS)记录带管耐受(S1)、指令配合(S2)、拔除气管插管(S3)及出手术室时(S4)各时点血流动力学数值及呛咳评分,记录各组拔管时间。
  结果:
  1、两组患者一般情况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
  2、两组患者血流动力学指标在麻醉维持期的比较:T0时点两组患者MAP及HR无明显差异。T1、T2、T3及T4时间点MAP,右美托咪定组均高于瑞芬太尼组(P<0.05)。同时点HR值右美托咪定组较瑞芬太尼组明显降低(P<0.05)。
  3、两组患者血流动力学指标在麻醉苏醒期比较:S1、S2、S3及S4时间点,HR及MAP,右美托咪定组均低于瑞芬太尼组(P<0.05)。与基础值相比,MAP及HR的变化幅度明显低于瑞芬太尼组(P<0.05)。
  4、苏醒期Riker镇静和躁动评分(SAS),右美托咪定组明显低于瑞芬太尼组(P<0.05)。
  5、拔管时间,右美托咪定组较瑞芬太尼组明显延长(P<0.05)。
  6、呛咳发生率右美托咪定组较瑞芬太尼组明显降低(P<0.05),呛咳评分两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
  结论:
  1、盐酸右美托咪定用于颅内动脉瘤介入手术患者全麻维持期间的血流动力学稳定,维持了良好的脑组织灌注能力。
  2、盐酸右美托咪定在全麻苏醒期血流动力学稳定,躁动评分降低。减少了随着麻醉作用减弱出现的剧烈应激反应。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