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肝癌患者免疫状况与预后的关系
【6h】

肝癌患者免疫状况与预后的关系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第一章前言

第二章材料与方法

第三章结果

第四章讨论

第五章结论

第六章 问题与展望

参考文献

综述 肝癌的免疫功能变化

致谢

展开▼

摘要

目的: 原发性肝细胞肝癌(简称肝癌,HCC)是我国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恶性程度高,预后差,居恶性肿瘤死亡率第二位。近年来随着外科技术和围手术期治疗的发展,手术切除成为目前肝癌的最主要的治疗方法,但由于很多患者发现时已属晚期,无手术机会,加上术后的无瘤生存率较低,复发率高和肝癌细胞对化疗和放疗的不敏感,导致肝癌患者的总体5年生存率仍处于极低水平,约5%左右。因此,寻找防治肝癌的新靶标和新方法一直是国内外研究的热点。 肿瘤浸润淋巴细胞(TIL)作为一种特异性的抗肿瘤效应细胞,在抗肿瘤的免疫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其与肝癌患者预后之间的关系,国内外报道较少。本实验通过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检测肝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的T淋巴细胞的不同亚群(CD4+、CD8+T淋巴细胞)的数量及分布特征,同时收集外周血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N/L)的比值,并分析了他们与病人预后之间的关系,以揭示肝癌患者的免疫状况与患者预后之间的关系,所得的结果可望为肝癌免疫分期和新型肿瘤免疫治疗提供理论基础。 方法: 随机选取广东省人民医院2000年1月至2003年12月原发性肝细胞肝癌手术患者标本30例,所有标本术后全部经病理学证实,所有患者术前均未接受包括经肝动脉栓塞化疗(TACE)在内的任何其它治疗。所有患者随访至2008年12月31日,随访内容主要是肿瘤复发及生存情况。通过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检测肝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的T淋巴细胞的不同亚群(CD4+、CD8+T淋巴细胞)的数量及分布特征,同时收集外周血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N/L)的比值,使用中位数将患者分为2组,分别分析他们与肝癌患者预后之间的关系,同时还对可能影响肝癌患者预后的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分析,累积生存率采用Kaplan—meier法,生存曲线采用Long—Rank检验,多因素分析采用Cox模型逐步回归分析法。采用SPSS统计软件,P<0.05认为差别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本研究发现:原发性肝细胞肝癌患者癌中CD4+T和CD8+T细胞的数量均低于癌旁,癌中CD4+T细胞均数为22.88,癌旁CD4+T细胞均数为32.37,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27,<0.05),癌中CD8+T细胞均数为20.77,癌旁CD8+T细胞均数为35.13,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01,<0.05)。癌中CD8+T细胞的数量和患者的预后相关,呈明显正相关,数量多的患者预后较好(P=0.026,<0.05),癌旁CD4+T细胞也和患者预后呈明显正相关,数量多的患者预后较好(P=0.047,<0.05),而癌中CD4+、癌旁CD8+、癌中及癌旁CD4+/CD8+和预后均无明显相关,其P值分别为0.335、0.625、0.527和0.468。外周血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N/L)的比值与患者预后有关,呈负相关,即比值越大,患者的预后越差(P=0.023,<0.05)。同时还发现肿瘤大小、肝硬化的程度和临床分期与患者的预后有关系,P值分别为0.015、0.019和0.041。 结论: 1.CD4和CD8阳性细胞在癌旁中的数量显著高于癌巢中的,提示肝癌组织局部CD4+T和CD8+T细胞数量减少,局部免疫能力下降,有利于肿瘤的增殖和转移。 2.癌中CD8阳性细胞的数量与肝癌患者的预后呈明显正相关,即癌中CD8阳性细胞数量多的患者预后较好。 3.癌旁CD4阳性细胞的数量与预后呈明显正相关,即癌旁CD4阳性细胞数量多的患者预后较好,而且Cox回归分析也表明CD4可作为肝癌患者术后复发的独立预测指标。 4.外周血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与预后呈明显负相关,即比值高的患者预后较差。 5.肿瘤大小、肝硬化程度、临床分期与预后呈明显的相关。即肿瘤越大,预后越差;肝硬化程度越严重,预后越差;临床分期越晚期,预后越差。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