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64排螺旋CT血管成像对肝静脉及门静脉解剖和变异的评价
【6h】

64排螺旋CT血管成像对肝静脉及门静脉解剖和变异的评价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论文说明:缩略词中英文对照一览表

声明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图

综述:MSCT肝脏血管成像技术及其临床应用

硕士期间发表论文及成果

致谢

展开▼

摘要

目的:探讨正常肝内门静脉和肝静脉的解剖和变异,为肝脏外科手术提供可靠的肝内血管影像信息,并进一步探讨重要变异对手术方案的影响。 方法:⑴研究对象:2008年7月至2009年3月在我科行上腹部CT扫描,经知情同意下自愿做增强扫描的病人,按照纳入标准与排除标准,共100例病人纳入本研究,年龄范围20-75岁,平均年龄44.27岁,男性40例(40%),女性60例(60%)。⑵影像检查方法:64排螺旋CT(Toshiba Aquillion64,日本东芝)。患者检查前做好准备及呼吸训练,先行上腹部常规CT平扫,扫描范围膈顶至肝下缘,再行肝动脉期、门静脉、静脉期三期增强扫描。对比剂用碘普罗胺注射液,浓度为300mgI/ml,按2-2.5ml/kg体重,总量不超过150ml,注射流率为3.5-4.5ml/s。动脉期时间选取注射对比剂后30秒,门脉期选取注射对比剂后45秒,静脉期选取注射对比剂后75秒。检查完成后,对门静脉及肝静脉图像进行后处理,利用MPR、MIP及VR后处理技术观察肝静脉及门静脉的解剖及变异,并测量静脉的角度、宽度及长度。运用SAS8.1统计软件包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①肝静脉分型:肝左静脉及肝中静脉共干汇入下腔静脉的有85例(占85%);三支主肝静脉单独汇入下腔静脉的有14例(占14%);有1例患者肝右静脉缺如,有两支粗大的肝右后静脉。Nakamura分型,A型有粗大的肝右静脉引流肝右叶的大部分,伴有小的肝右后静脉引流肝右叶的后下小部分,有64例(占64%);B型,有中等大小的肝右静脉和中等大小的肝右后静脉引流肝Ⅵ段,有30例(占30%);C型,只引流Ⅶ段的短小的肝右静脉,伴随较粗大的肝中静脉和粗大的肝右后静脉引流肝右后下的静脉,有6例(占6%)。②门静脉在肝门处的主要分支分为6型,Ⅰ型:门静脉主干在肝门处分为左、右支,右支向右侧走行,再分为右前支和右后支,右后支再分为右后上支、右后下支,此型即正常型,有54例(占54%);Ⅱ型:门静脉主干在肝门处分为左、右支,右支向右侧走行,再直接分为右前支及右后上支、右后下支,此型有21例(占21%);Ⅲ型:门静脉主干在肝门处呈三叉状同时发出左支、右前支和右后支,此型有12例(占12%);Ⅳ型:门静脉主干在肝门处同时发出左支、右前支和右后上支、右后下支,此型有2例(占2%);Ⅴ型:门静脉主干在肝门处发出右后支及左支,右前支在脐部或近脐部发自门静脉左支,此型有9例(占9%);Ⅵ型:右后支先由门静脉主干单独发出,右前支和左支共干,此型有2例(占2%)。③三大主肝静脉、副肝静脉、肝右后静脉、门静脉及其主要分支的空间方位及具体解剖数据。④一些有重要临床意义的重点解剖区(如主肝静脉无属支长度、第一肝门与第二肝门距离、门静脉肝门处左右支夹角等)具体数据。 结论:⑴通过对肝内门静脉和肝静脉血管重建图像进行研究,得出了正常肝内门静脉和肝静脉的解剖及变异类型。⑵CT血管重建图像评价肝静脉的结果与解剖学研究结果具有很大的相关性,其后处理技术测量肝静脉的管径和长度更接近正常生理状态,可以为肝脏外科手术提供更准确的信息。⑶我国大多数人有较粗大的肝右静脉,更适合右半肝或右后叶肝移植。⑷肝左、肝中静脉共干具有极高的发生率;肝中静脉的副肝静脉出现率较高;肝右静脉的较粗大属支数目较多;三支主肝静脉与第一属支距离平均在2~3cm之间,肝中静脉无属支长度最长,较易结扎。⑸本研究对象中门静脉以同等优势型及右侧优势型为主,所以我国大多数人在做TIPSS时,更适合选择肝右静脉与门脉右支之间建立分流通道。⑹依据CT三维血管图像中主肝静脉划分肝叶,肝内门静脉分支走行划分肝段,可为病变术前提供更准确的定位。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