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乙型肝炎病毒基因型对肝细胞癌生物学性状及行为影响研究
【6h】

乙型肝炎病毒基因型对肝细胞癌生物学性状及行为影响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论文说明: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声明

第1章 引言

第2章 研究目的

第3章 实验材料和方法

1.实验设计与步骤

2.研究对象及病例选择

3.实验仪器及试剂

4.标本收集和制作

5.乙型肝炎病毒基因型检测

6.病理组织学检查

7.统计学分析

第4章 结果

1.一般情况

2.基因型与临床指标的相关性

3.基因型与HCC病理特征的相关性

4.不同基因型的HCC根治手术后无病生存期和疾病进展时间评估

第5章 讨论

5.1 HBV-DNA及其基因型研究的发展

5.2 HBV基因型与HCC的临床生物学特性

5.3 HBV基因型与HCC病理改变

5.4 HBV基因型与HCC根治术后随访指标

5.5本实验存在的不足及将来工作计划

第6章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图

致谢

展开▼

摘要

研究背景:
   原发性肝细胞癌(HCC)是我国常见恶性肿瘤之一;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也是亚洲地区肝癌患者最常见的致病因素。已有研究证明乙型肝炎病毒与肝癌的发生密切相关。近年来,乙型肝炎病毒基因及其亚型的研究进展逐渐被人们所重视,有学者试图从此方面入手,研究肝癌的发生发展及预后。肝癌细胞的生物学行为(包括侵袭性在内)决定其恶性程度,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手术效果和预后。在临床病理方面,如癌组织分化程度低、子灶形成、多发癌灶、包膜不完整或无包膜形成、血管癌栓等均提示预后不良。国外已有关于乙型肝炎病毒基因型对肝病严重程度影响的研究,但是对乙型肝炎病毒基因型与肝细胞癌之间的临床病理联系,国内外研究的尚少。
   研究目的:
   了解感染不同基因型HBV的HCC患者临床特征和肿瘤组织病理学的差异,初步探讨HBV基因型与HCC生物学性状及行为的相关性。
   材料和方法:
   1.病例选择:本实验选择本院99例伴HBV感染的HCC患者为研究对象。入院时常规进行肝功能、病毒血清标志物、HBV-DNA定量、肿瘤标志物、B超、CT/MR等检查,根据检查结果及术后病理结果,排除其他肝炎病毒感染及其他肝脏疾病。
   2.标本收集和制作:所有病例术前抽取5~6ml患者静脉血,离心,取上层血清,于-80℃冰箱冻存;相应患者肿瘤组织标本收集并行HE染色、网织纤维染色。
   3.乙型肝炎病毒基因型检测:采用巢式PCR方法扩增HBV基因的S区,而后对特异性产物进行基因测序,测序结果输入MEGA基因分析软件进行进化树分析。
   4.病理学检查:包括大体标本检查和HE染色、网织纤维染色玻片镜检,由两位病理医生独立观察,内容包括肿瘤最大径、肿瘤数目(单发还是多发、卫星子灶形成)、血管侵犯和癌栓、包膜形成、肿瘤组织分化、周围肝组织纤维化分期。
   5.术后随访:所有入选病例根治性手术后,每2~3周复查一次,常规检测AFP和腹部B超,怀疑复发者行B超造影、CT/MR检查。统计患者的疾病进展时间和无病生存时间。
   6.使用SPSS11.0统计学软件进行医学统计学分析。正态计量资料采用F检验、t检验或单因素方差分析法分析;偏态分布资料采用Wilcoxon或Kwallis秩和检验分析;定性资料采用卡方检验或Fisher精确概率法分析;疾病进展时间和无病生存时间用Log-Rank生存分析。以上检验均以p<0.05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99例患者中,共检测出阳性结果87例,其中B2型组37例(42.5%),C型组50例(57.5%)。男性77例(88.5%),女性10例(11.5%),平均年龄为51.19±11.39岁。两组性别、年龄均无统计学差异,B2型组患者在40岁以下年龄段及50岁以下年龄段所占比例相对较大。
   B2型组AST水平高于C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5<0.05),其他肝功能指标无明显差异。B2、C型两组血清HBV-DNA含量、HBeAg阳性、HBeAb阳性比率和HBeAg、HBeAb阴性比率差异均未达到统计学意义。B2型组患者术前AFP水平较C型组者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5<0.05)。
   两组在肿瘤大小、数目及分化程度无统计学差异。B2型组周围脉管癌栓形成、包膜不完整或无包膜形成者较C型组多,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4<0.05,p=.008<0.05);C型组肝纤维化较B2型组明显(p=0.020<0.05)。
   排除随访丢失和不符合随访标准病例后,术后严格随访病例51例。疾病进展时间(TTP),B2型组较C型组复发时间更早,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32<0.05);无病生存时间(DFS)C型组优于B2型组(p=0.034<0.05)。
   结论:
   1.本研究87例标本,B2型37例,C型50例,未发现其他基因型。B2型HCC患者相对于C型年轻化,倾向于早期发病;而C型相对于B2型更为多发。
   2.B2型患者肝功能较C型差;两种基因型在HBeAg阳性率、HBV-DNA定量等指标中无明显差异;B2型术前AFP量较C型高。
   3.B2型HCC多并发肿瘤周围小脉管癌栓,包膜大多不完整,侵袭性较强;C型HCC患者肝纤维化较严重,可能影响患者术后肝功能恢复。
   4.术后随访方面,B2型患者疾病进展时间早于C型患者;而C型患者术后无病生存时间则优于B2型。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