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血液灌流串联血液透析与美沙酮脱毒的前瞻性临床研究
【6h】

血液灌流串联血液透析与美沙酮脱毒的前瞻性临床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论文说明:英文缩略词表

声明

1引言

2材料和方法

3结果

4讨论

5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展开▼

摘要

目的:
   本研究通过血液灌流串联血液透析对海洛因成瘾者的短期脱毒治疗,前瞻性地比较此方法和美沙酮短期脱毒的临床治疗效果,同时定量检测血和尿中吗啡的浓度,观察海洛因及其代谢产物在体内的代谢过程,观察血液灌流串联血液透析对其代谢的影响,旨在探讨血液灌流串联血液透析短期脱毒的安全性、有效性。方法
   选取35例海洛因成瘾患者,随机分为血液净化组(n=16)和药物组(n=19)。血液净化组患者接受血液灌流串联血液透析治疗3次,每天1次,药物组患者采用美沙酮10天递减疗法,按1mg/kg计算首剂,以后每日递减20%,第11天停药,每日服药一次。考虑患者的身体状况较差,在实验的前三天,两组实验对象都给予5%的糖盐水500ml静滴,每天一次。这三天中还可给予辅助药物盐酸曲马多注射液和地西泮片来缓解患者严重的疼痛和失眠症状,每天最大剂量分别为0.1g和5mg。治疗前及开始治疗后的第1、2、3、5、7、10、14、21、30天的下午5点,由同一医师进行戒断症状评分,评分采用SOWS-Gossop评分量表(SOWS-Gossop)评分,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血和尿中吗啡的浓度。治疗前及开始治疗后的第1、2、3、5、7、10、14、21、30天,每日清晨在开始进行血液净化及给药前收集患者的血液和尿标本,4℃离心后取上清液于-20℃保存,再采用放射免疫法(RIA)测定血和尿中吗啡的浓度。结果应用SPSS13.0统计分析软件进行分析。结果
   采用重复测量的统计学方法对血液净化组和药物组两组间的戒断症状评分值进行比较,血液净化组和药物组戒断症状评分的均数分别是4.3±3.8和10.1±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再采用两独立样本的Wilcoxon秩和检验对两组同一天的戒断症状评分值进行比较,从第2天开始,血液净化组的戒断症状均轻于药物组(均P<0.05)。
   采用重复测量的统计学方法对血液净化组和药物组两组间的血吗啡浓度值进行比较,当重复测量次数为4次(分别为d1、d2、d3、d5),血液净化组和药物组的血吗啡浓度平均值分别是24.7±31.5 ng/ml和37.9±2.2 ng/m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93)。当重复测量次数为9次(分别为d1、d2、d3、d5、d7、d10、d14、d21、d30),血液净化组和药物组的血吗啡浓度平均值分别是13.1±23.4 ng/ml和19.8±32.6 ag/ml,差异仍无统计学意义(P=0.164)。再采用两独立样本的Wilcoxon秩和检验对两组间同一天的血吗啡浓度值比较,从第3天至第7天,P值均小于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采用重复测量的统计学方法对血液净化组和药物组两组间的尿吗啡浓度值进行比较,血液净化组和药物组尿吗啡浓度值的均数分别是143.0±178.6ng/ml和186.1±172.2n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1)。再采用两独立样本的Wilcoxon秩和检验对两组间同一天的尿吗啡浓度值比较,从第3天开始,血液净化组的尿吗啡浓度均低于药物组(均P<0.05)。
   结论:
   1、血液灌流串联血液透析短期脱毒是一种戒断症状少、安全有效、无成瘾性的治疗方式。
   2、血液灌流串联血液透析短期脱毒的疗效优于美沙酮。
   3、血液灌流串联血液透析虽然加快了海洛因及代谢产物从体内的排出,但不会加重戒断症状。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