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双侧下颌矢状劈开术术后神经损伤的发生率的Meta分析
【6h】

双侧下颌矢状劈开术术后神经损伤的发生率的Meta分析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论文说明:英文缩略表

声明

前言

研究目的

材料和方法

结 果

讨论

结论

全文总结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作为口腔颌面外科的一个新兴分支学科,正颌外科是采用外科与口腔正畸联合矫治牙颌面畸形为主要内容的学科。而牙颌面畸形是一种因颌骨发育异常所引起的咬合关系失调及颜面形态异常。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面容的日益关注和对美的日益追求,特别是一些17-38岁的青年人,以及随着上颌LeFortⅠ截骨术的出现和使用,特别是下颌矢状劈开术的广泛应用,正颌外科越来越多地应用于牙颌面畸形的矫治。神经损伤是正颌手术术后的主要并发症之一。而在下颌矢状劈开术中主要造成的是下牙槽神经的损伤。下颌矢状劈开术术后下牙槽神经的损伤主要是造成该神经所支配区域(下唇粘膜,下唇皮肤和颏部)的感觉功能障碍。同时,它也是衡量患者正颌手术术后满意度的一个方面,进而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甚至精神心理状态。而对下颌矢状劈开术术后的神经功能进行评价主要是从两个方面进行的,主观评价和客观评价。主观评价主要是患者对神经损伤的自我评估;客观评价是通过相关的检测手段对神经功能进行评估。自上个世纪九十年代,特别是近十余年来,随着下颌矢状劈开术的广泛应用,下颌矢状劈开术术后各个阶段神经损伤的发生率、术后神经功能的检测与评价(主要是从主观和客观两个角度来对术后下牙槽神经损伤进行评价),影响下颌矢状劈开术术后神经功能的因素以及如何促进下颌矢状劈开术术后神经功能的恢复均不时见诸于中外文献报道。但是相关的文献报道参差不齐。本研究旨在通过运用循证医学的方法对中外相关文献进行整理归纳和提取后针对下颌矢状劈开术术后下牙槽神经损伤的一系列问题进行探索,从主观和客观两种角度来评价下颌矢状劈开术术后神经功能的损伤是否具有一致性,以及在下颌矢状劈开术术后的不同阶段下牙槽神经损伤的发生率的变化情况,从而推断一旦术后发生神经损伤的最佳治疗时机及其一系列的相关问题。
   目的:
   1.分别从主观和客观的角度来探讨下颌矢状劈开术术后不同阶段下牙槽神经损伤的发生率情况,比较两种角度得出的结果是否具有一致性,从而为以后的下颌矢状劈开术术后神经功能紊乱的评价的研究提供依据。
   2.比较下颌矢状劈开术术后各个阶段发生下牙槽神经损伤的机率,从而推断出术后行神经损伤治疗的最佳时机,为下颌矢状劈开术术后下牙槽神经损伤的治疗奠定基础。
   材料和方法:检索MEDLINE,EMBASE,Cochrane Library,CNKI,VIP和CBA,及手工检索十余种中文相关杂志,并追查所有纳入研究的参考文献,全面收集世界范围内的有关下颌矢状劈开术术后下牙槽神经损伤报道的病例追踪研究以及相关的随机对照试验和半随机对照试验的中英文文献。随后对这些文献进行整理筛查,质量评价,资料提取和归纳。通过卡方检验对不同研究的结果做齐性检验,如果结果齐同,选择固定效应模型的Meta分析;如果各研究间存在异质性,需进一步分析异质性的原因并进行相应的校正,如果仍然无法消除异质性采用随机效应模型合并分析。本研究通过卡方检验得出,部分研究中各文献间具有同质性,采用随机效应模型;部分研究中各文献间具有异质性,需要采用固定效应模型。
   结果:
   ①从主观角度分析下颌矢状劈开术术后一周与术后六个月神经损伤的发生率,首先Meta分析也提供了各相关文献间的异质性分析,示,test for heterogeneity:p=0.03<0.05,各研究间具有异质性,采用随机效应模型。总共有7篇文献入选,其中5篇为中文文献,2篇为英文文献。综合结果表明,OR=0.08(95%CI,0.03-0.22),菱形完全位于垂直线的左侧,得出,与术后一周相比,下颌矢状劈开术术后六个月下牙槽神经仍有损伤表现的几率明显降低。
   ②从主观角度分析下颌矢状劈开术术后一周与术后一年神经损伤的发生率,首先是异质性分析,示,test for heterogeneity:p=0.20>0.05,各文献间无异质性,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共有4篇中文文献纳入研究。综合结果表明,OR=0.01(95%CI,0.00-0.06),菱形位于垂直线的左侧,得出,与术后一周相比,下颌矢状劈开术术术后一年下牙槽神经功能紊乱的几率几乎可以忽略不计。漏斗图显示,纳入的文献间有一定的偏倚。这种偏倚主要和所纳入的文献的数量较少有关系。
   ③从客观角度分析下颌矢状劈开术术后一周与术后六个月神经损伤的发生率,通过卡方检验得出异质性分析的结果,test for heterogeneity:p=0.01<0.05,纳入的2篇研究间不具有同质性,采用随机效应模型。共纳入2篇文献,均为英文文献。综合结果表明,OR=0.12(95%CI,0.01-1.17),菱形位于垂直线的左侧,通过对下颌矢状劈开术术术后神经功能的客观性评价,与术后一周相比,下颌矢状劈开术术后六个月下牙槽神经功能紊乱的发生率降低了很多。
   ④首先,Meta分析提供了异质性分析的结果,test for heterogeneity:p=0.003<0.05,各研究间具有异质性,采用随机效应模型。总共有2篇文献入选,均为英文文献。综合结果表明,OR=0.07(95%CI,0.00-4.76),菱形位于垂直线的左侧,通过对下颌矢状劈开术术术后神经功能的客观性评价,与术后一周相比,下颌矢状劈开术术术后一年下牙槽神经功能紊乱的发生率明显降低。
   结论:不论从主观角度还是从客观角度来对下颌矢状劈开术术后下牙槽神经损伤进行评价,得出的结论具有一致性,即,与下颌矢状劈开术术后一周神经损伤的发生率相比,术后六个月神经损伤的发生率降低明显;同样地,与下颌矢状劈开术术后一周相比,术后一年神经损伤的发生率大大降低。由此可以得出,下颌矢状劈开术术后的六个月可能是治疗下颌矢状劈开术术后下牙槽神经损伤促进神经功能恢复的最佳时机。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