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新型可注射、可降解磷酸钙骨水泥的生物相容性研究
【6h】

新型可注射、可降解磷酸钙骨水泥的生物相容性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论文说明:缩略词表

声明

前言

第一章 急性全身毒性实验

1.1材料和方法

1.2结果

1.3讨论

第二章 热原实验

2.1材料和方法

2.2结果

2.3讨论

第三章 溶血实验

3.1材料和方法

3.2结果

3.3讨论

第四章 迟发型超敏反应实验

4.1材料和方法

4.2结果

4.3讨论

第五章 哺乳动物红细胞微核实验

5.1材料和方法

5.2结果

5.3讨论

第六章 肌肉内植入后局部反应实验

6.1材料和方法

6.2结果

6.3讨论

第七章 细胞毒性实验

7.1材料和方法

7.2结果

7.3讨论

全文结论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图

致谢

展开▼

摘要

目的:从急性毒性、热原、溶血、迟发型超敏、体内哺乳动物红细胞微核、短期肌肉内埋植、体外细胞毒性实验等对新型可注射、可降解磷酸钙骨水泥的生物安全性进行较全面的评价。
   方法:①在急性全身毒性实验中,将供试品通过尾静脉注射给予昆明小鼠,在注射后即刻、4、24、48、72小时观察实验组和对照组昆明鼠的一般状态、毒性表现和死亡动物数,以及72小时后的动物体重;②在热原实验中,将一定剂量供试品经耳缘静脉注入新西兰兔体内,观察3只实验用兔的体温升高情况;③在溶血实验中,将新鲜制备的抗凝兔血加入供试品中,观察各组是否出现溶血现象,并测其吸光度;④在迟发型超敏实验中,受试动物经供试品的两步诱导和激发后,观察激发部位皮肤情况;⑤在微核实验中,将受试品通过腹腔注射给予受试动物,取其双侧股骨内骨髓,制备涂片,油镜观察,计算各组PCES占红细胞总数的比值,用作骨髓毒性的指示,并进行统计学比较其遗传毒性;⑥在短期肌肉内埋植(植入后局部反应)实验中,将测试样品无菌植入受试动物背部肌肉中,在植入后1、4、12周时进行植入部位组织实验室观察和病理解剖,并对观察结果进行分析;⑦在体外细胞毒性实验中,将供试品与特定细胞系接触,用MTT法测定细胞相对增殖率,评价其对细胞的毒性作用和程度。
   结果:①在急性毒性实验中,注射后所有动物于各观察时间点均没有出现不良反应,实验组动物症状和体重的变化都在可接受的范围之内,可以认为新型骨水泥无急性全身毒性作用。②热原实验中,3只家兔的体温升高均低于0.6℃,且3只家兔的升温总和低于1.4℃,可以认为新型骨水泥没有致热性。③溶血实验中阳性对照管中观察到溶血现象,实验品和阴性对照管中未见溶血现象。测各组吸光度,得到实验组溶血率为0.47%,小于5%,表明新型骨水泥没有引起溶血反应。④迟发型超敏实验中,实验组和对照组的红斑和水肿记分等级均为0,故新型骨水泥无潜在皮肤致敏性。⑤微核实验中,各组PCEs占红细胞总数的比值的差别均无统计学意义,计算各组MPCEs在PCEs中所占的数量,阳性对照的雌雄两组与样品组雌雄两组的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阴性对照与样品组的差别均无统计学意义。结果表明,被测样品浸提液不会对小鼠产生遗传毒性。⑥在短期肌肉内埋植实验中,材料被植入后未见周围组织明显坏死,1周时有轻度炎症反应,随时间推移,炎症反应逐渐消退,并出现纤维包裹。结果表明,新型骨水泥在局部植入后有良好的组织相容性。⑦体外细胞毒性实验中,实验组与阴性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形态差异。定量测试结果表明,实验品毒性为0~1级,定量测试和定性测试的结果均表明,新型磷酸钙骨水泥无明显细胞毒性。
   结论:新型可注射、可降解磷酸钙骨水泥在本研究的试验条件下,不会引起急性全身毒性反应,无致热性,无溶血反应,对皮肤无潜在致敏性,无遗传毒性,在局部植入后有良好的组织相容性,无明显细胞毒性。上述各实验结果表明,该新型可注射、可降解磷酸钙骨水泥在本研究的实验条件下有较高的生物安全性。本研究为该新型骨水泥进一步临床实验提供了可靠的安全性数据。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