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IL-8、IL-12对白色念珠菌SAP2和SAP5表达的影响
【6h】

IL-8、IL-12对白色念珠菌SAP2和SAP5表达的影响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论文说明:中英文缩略词表

声明

前言

第一部分 三株白色念珠菌与上皮细胞共培养后SAP2、SAP5表达的情况

1.材料和方法

2.结果

3.讨论

4.结论

第二部分 IL-8、IL-12对三株共培养白色念珠菌SAP2和SAP5表达的影响

1.材料和方法

2.结果

3.讨论

4.结论

全文总结

参考文献

附录 信号通路在天疱疮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致谢

展开▼

摘要

白色念珠菌(Candida albicans,C.albicans)是最重要的人类机会致病真菌,通过三条途径致病:①从酵母相向菌丝相进行形态转化增加粘附和侵入宿主细胞的能力;②产生与菌丝相关的因子如粘附分子、侵袭素样分子和分泌性水解酶侵袭宿主细胞;③逃避宿主的免疫应答。分泌性天冬氨酸蛋白酶(secreted aspartyl proteinase,Sap)是研究得非常广泛的白色念珠菌毒力因子,由SAP基因家族编码,与白色念珠菌的三条致病途径密切相关。IL-8、IL-12在宿主抗白色念珠菌感染中具有保护作用,有文献报道Sap可刺激细胞因子产生,增强宿主的细胞免疫应答能力,然而,细胞因子增加对SAP基因表达的影响有待进一步研究。
   目的:
   本课题拟建立三株白色念珠菌(SC5314、3630、3683)感染牙龈上皮细胞的体外模型;分析念珠菌经牙龈上皮细胞诱导后SAP2、SAP5的表达情况及其差异;初步探讨IL-8、IL-12对SAP2、SAP5表达的作用,为白色念珠菌的免疫治疗提供理论支持和方法指导。
   材料和方法
   收集30岁以内健康成人志愿者阻生牙拔除术中切取的牙龈进行上皮细胞培养,一代细胞计数,按2×105/孔接种于12孔板中培养过夜。分别培养SC5314、3630、3683三株白色念珠菌,计数,按2×106/孔加入上皮细胞孔板中(即白色念珠菌:上皮细胞=10∶1),调整孔内培养基量至1.5mL。对照组为单独培养的白色念珠菌。在共培养的孔中,分别加入IL-8(3500pg/mL、7000pg/mL)、IL-12(500pg/mL、1000pg/mL),对照组为不加细胞因子共培养的白色念珠菌。24h、48h时收集样本,1500r/min离心10分钟,沉淀物贮存于-80℃,荧光定量PCR检测SAP2、SAP5mRNA的表达量。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用((-x)±s)表示,(-x)<0.001认为表达量极低,P<0.05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1.三株菌株共培养时SAP2、SAP5的表达量显著高于单独培养(P<0.01)。
   2.3683SAP2和SAP5的表达量高于SC5314和3630(P<0.05)。
   3.三株菌株与上皮细胞共培养24h、48h时,SAP5的表达量均显著高于SAP2(P=0.000)。
   4.IL-8对三株菌株SAP2和SAP5均有抑制作用(P<0.05),48h时几乎可完全抑制两基因的表达(P<0.01),3500pg/mL和7000pg/mL的IL-8之间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
   5.在48h时,500pg/mL的IL-12可有效抑制三株念珠菌SAP2的表达(P<0.01)。
   结论
   1、虽然SAP2和SAP5均是白色念珠菌的致病因子,本研究结果表明后者表达量明显高于前者,提示SAP5在对口腔上皮细胞侵袭中的作用可能要强于SAP2。
   2、白色念珠菌株3683具有很强的口腔黏膜感染能力,可能与其高表达SAP2和SAP5有关。
   3、IL-8能通过抑制SAP2、SAP5的表达,增强口腔上皮细胞抵御念珠菌的侵袭;而IL-12仅表现出抑制SAP2的能力。提示两种细胞因子对念珠菌的作用点可能不同,需要更进一步的研究证实。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