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中国医院护士组织支持的调查研究
【6h】

中国医院护士组织支持的调查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第一部分 前言

1.1 昆虫滞育解除研究进展

1.2 昆虫能量代谢研究进展

1.3 V-ATPase研究进展

1.4 差异展示技术及其在昆虫研究中的应用

1.5 研究背景、意义和技术路线

第二部分 材料与方法

2.1 棉铃虫的饲养

2.2 总RNA抽提

2.3 第一链cDNA合成

2.4 差异展示PCR

2.5 RACE

2.6 质粒DNA的小量抽提

2.7 感受态细胞的制备与连接转化

2.8 DNA电泳和DNA胶回收

2.9 NDUA6的表达、纯化与抗体制备

2.10 Western blot

2.11 COX1的磷酸化分析

2.12 COX酶活分析

2.13 V-ATPase活性分析

第三部分 结果与分析

3.1 差异展示筛选滞育打破相关基因

3.2 细胞色素氧化酶亚基1的结构与功能分析

3.3 NDUA6的结构与功能分析

3.4 V-ATPase亚基e的结构与功能分析

第四部分 讨论与结论

4.1 COX1在棉铃虫蛹滞育打破中的作用

4.2 ndua6在棉铃虫蛹滞育打破中的作用

4.3 Vo-ATPase亚基e在棉铃虫蛹滞育打破中的作用

参考文献

缩略词表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展开▼

摘要

研究目的:描述中国医院中护士的组织支持情况,探讨组织支持与组织因素、护士因素之间的相关性,并探讨组织支持对护士工作满意度、疲溃感以及离职意愿的作用,为改善护士结局以及更好的医院管理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多中心协作的方法,在我国八个经济区分别选择一个省(市、区)开展调查,由九所护理院校负责各自地区的资料收集。采用多阶段、分层和方便抽样的方法,在各地区分别抽取20间医院,包括三级医院10间,二级医院10间,这20间医院包括在省会城市和其他城市的各种类型的医院;每间医院根据系统抽样的方法抽取至少4个成人病区,包括内科病区、外科病区以及重症监护病房。所抽取的病区的所有临床一线护士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全部参与调查。采用问卷调查和回顾现有资料的方法,运用“护士调查表”对中国医院护士进行一般资料、医院的组织支持的调查,其中组织支持选用NWI—R量表测量;运用“医院情况调查表”从医院的统计资料中收集有关医院特征和人力资源配置的资料。结果运用SPSS16.0、Lisrel8.8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共179家医院、9774名护士完成了此次调查。
   研究结果:
   1.所调查的179间医院中,61.896的医院护士占卫技人员总数未达到5096,医院的护医比平均为1.35±0.29,达到或超过2的仅有4家医院(2.4%);合同护士的比例平均为32.3%±0.19,比例最高的医院达到9096;护士以女性为主,男护士比例最高的医院为5%。
   2.不同医院护士的分布情况不同:其他城市医院的护士占卫技人员总数比例高于省会城市/直辖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省会城市/直辖市医院的护床比高于其他城市,技术力量强的医院护床比高于技术力量弱的医院,东部地区医院的护床比高于西部及中部地区医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医护比情况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本次调查的9774名护士平均年龄29.18±6.92岁,大部分年龄在30岁以下(63.0%);有6.5%的护士还未取得执业资格证;平均工作年限为8.47±7.52年:合同制的护士为52.8%;护士初始教育程度以中专为主(62.3%),最高学历以大专为主(60.6%)。
   4.三级医院、省会城市/直辖市医院、技术力量强的医院的护士年龄较轻,30岁以下的较多,初次注册年龄比较年轻,工作年限较短,学历较高,合同护士较多;三级医院、技术力量强的医院男护士较多,未婚以及没有未成年孩子的护士较多;二级医院未注册护士较多,中专护士较多:技术力量弱的医院未注册护士较多:从地区分布来看,东部地区的男护士多,东北地区护士年龄偏大;东北和西部地区的已婚护士较多;东部地区护士的初次注册年龄小于其他各地区;东北地区未注册护士较少,护士工作年限较长,中部地区护士工作年限最短;中部、西部的合同护士较多,东北部合同护士最少;东北、西部地区护士的初始学历较低;西部地区护士的最高学历较低,以上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5.护士工作量情况:平均每位护士所照顾的病人数为23.74±19.78人,照顾病人数超过20人的有48%,超过30人的有31.2%(注:可有多人共同当班);护士工作当天病房的护患比为0.36±0.55,其中白班ICU病房的护患比为0.87±0.79,非ICU病房的护患比为0.24±0.20;在上一个工作日,护士平均工作时间8.91±2.22小时,有85.3%的护士工作时间超过8小时,21.3%的护士工作时间超过10小时。二级医院的护士照顾病人数多,但护患比较高,技术力量弱的医院照顾病人数多,护患比较低;省会城市/直辖市医院的护士照顾病人数较少,护患比较高,工作时间长,但超时工作的情况较少:中西部地区医院的护士照顾病人数多,东部地区医院护患比较高,东北地区医院护士工作时间长,西部地区医院护士超时工作多。以上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6.护士的组织支持情况基本比较满意,总分及各维度分都在3.00以上,得分最高的维度是“医护合作关系”(3.48±0.64;3.67),得分最低的维度是“人员和资源的合理配置”(3.14±0.82;3.25)。其中,有39个条目的得分在3.00以上,得分在3.00以下的有6个条目。
   7.根据医院水平组织支持得分的相互比较的结果,不到一半(44.7%)的医院被评价为组织支持好,几乎一半的医院(46%)被评价为组织支持差的医院;三级医院、省会城市/直辖市的医院、东部地区医院更多地被护士评价为组织支持差。
   8.护士水平的相关因素分析显示:
   (1)不同级别医院,不同地点医院,不同地区医院的护士的组织支持评分有显著性差异,二级医院、其他城市医院、东北、西部地区的护士评分较高;技术力量强的医院的护士评分高,以上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2)男护士、30岁以下护士、初次注册年龄小、工作年限短、未婚护士、没有未成年孩子的护士在组织支持各方面的评分较低:是否是注册护士以及合同护士和固定编制护士在组织支持各方面都没有显著性差异;初始学历和最高学历越低的护士组织支持评分越高,以上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3)在上一个工作日工作超时、工作时间在8小时以上的护士组织支持得分较低(P<0.05):护士照顾病人数、病区护患比与护士的组织支持基本不相关(注:可有多人共同当班)。
   (4)医院地区、医院地点、护士是否超时工作、有无未成年孩子、初次注册年龄,最高学历等因素仅解释了护士水平组织支持的2.6%的变异度。
   9.医院水平的相关因素分析发现,医院等级、医院地区是医院组织支持的影响因素,可以解释医院组织支持41.1%的变异度。
   10.有45.1%的护士工作满意度低,37.8%的护士工作疲溃感高,仅5.3%的护士报告有离职意愿。
   11.组织支持好的医院相对组织支持差的医院,护士的疲溃感、工作不满意、有离职意愿的比例可以分别降低32.2%,51%,54.1%;组织支持中等的医院相对组织支持差的医院,护士工作不满意的比例可以降低33.1%。
   结论:
   1.我国护理人力严重短缺,护士工作负荷过重。
   2.临床一线护士比较年轻,初始学历仍然较低,合同护士的比例较高。
   3.临床护士对医院的组织支持情况基本满意,但是对人员和资源的配置,参与医院事务,工作自主性,工作负荷大,薪酬等问题不够满意,应重视对这些方面加强组织支持。
   4.年轻护士、高学历护士、三级医院、省会城市/直辖市医院以及东部地区的医院的护士组织支持的情况较差,要注意对年轻护士、高学历护士的组织支持;对三级医院、省会城市/直辖市医院以及东部地区的医院要重视组织环境的改善。
   5.医院特征是影响组织支持的主要因素,改善组织支持主要应从医院组织层面出发。
   6.我国医院护士的工作满意度低,工作疲溃感高的情况非常严重。
   7.改善医院的组织支持情况可以显著地改善护士工作满意度低、高工作疲溃感的情况以及降低离职意愿。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