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深圳市社区公园建设标准研究
【6h】

深圳市社区公园建设标准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 研究内容与目标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

2 研究概念与文献综述

2.1 相关研究概念

2.2 相关研究综述

2.3 国际相关案例经验借鉴

3 深圳市社区公园建设现状调研

3.1 社区公园建设现状

3.2 社区公园现状调研分析

4 深圳市社区公园建设内容与标准

4.1 建设总则

4.2 总体规划

4.3 地形与水体

4.4 园路铺装

4.5 建筑小品

4.6 植物配置

4.7 配套设施

4.8 其他项目

5 讨论与结论

5.1 讨论问题

5.2 研究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展开▼

摘要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城市化进程明显加快,紧张、快捷的都市生活使人们对绿色、健康、宜居、闲适的居住环境更加憧憬。社区公园是最贴近居民休闲生活的城市绿色活动空间之一,其建设数量和质量直接关系到居民的生活品质。因此,大力营造适宜城镇居民活动的社区公园,有利于促进城镇社区的和谐发展和提升社区居民的生活品位。
  2002年,建设部颁布的国家行业标准——《城市绿地分类标准》(CJJ/T85-2002)对“社区公园”的概念作出了明确规定。同年,深圳市政府在全市范围内积极开展“公园建设年”活动,随即掀起了大规模、多层次的社区公园建设浪潮。至2014年底,社区公园建设数量达到563个,人均公园绿地16.8m2。然而,大规模的社区公园建设与有限的土地资源条件和滞后的社区公园建设规范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严重影响深圳城市社区公园的建设和发展。本文旨在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正确的参考与科学依据。
  本文选取深圳市已建成并投入使用的社区公园为研究对象,采取分区随机抽样的调研方式,对深圳市10个行政区进行全面调研。在此基础上,参照现行公园建设的相关国家、地方性规范及标准,结合国内外先进地区社区公园建设的成功经验,对社区公园建设的总体规划、建设内容、各项建设要素设置标准等方面进行了定量与定性的研究,同时听取专家意见,最终提出适合深圳市社区公园建设的规范性标准。该标准将为深圳市域范围内规划新建、改建和修复等社区公园项目提供技术性控制指标与规范性指引。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
  1、对社区公园建设的相关基础理论和国内外研究进展进行阐述,通过参阅相关文献、规范及著作等界定相关概念如:社区、社区公园、建设标准、用地构成等,明确研究对象及相关研究进展。
  2、总结深圳市社区公园建设的发展历程和总体分布特点。同时,对深圳市社区公园进行现状调研,主要从建设水平和使用情况两个方面入手。建设水平主要集中在公园规模等级、功能布局、地形水体、园路铺装、建筑小品、植物配置、配套设施等;使用情况主要集中在游园时间与使用频率、服务对象与活动形式、园容管理与养护状况等。对实地调研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总结社区公园现状建设规律及存在的建设问题。
  3、主要根据实地调研数据及相关公园建设规范、标准等,对社区公园建设要素进行分类分项研究。主要规定了社区公园建设的基本类型、建设原则、总体规划,并对地形水体、园路铺装、建筑小品、植物配置、配套设施及其他可选择建设项目提出相应的建设要求及配置指标等。
  4、结论与问题讨论,对研究的主要结果进行归纳总结,同时对本文研究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进一步讨论。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