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民国时期洞庭湖区的洪涝灾害与治理研究
【6h】

民国时期洞庭湖区的洪涝灾害与治理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1 绪论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 学术史回顾

1.3 研究方法、内容与史料来源

2 洞庭湖区的历史地理

2.1 洞庭湖区优越的地理位置

2.2 洞庭湖的历史变迁

2.3 民国洞庭湖的水陆环境

3. 民国时期洞庭湖区洪涝灾害概述

3.1 洞庭湖区的灾况

3.2 洪涝灾害的成因

4.民国时期洞庭湖区洪涝灾害的影响

4.1 社会经济衰退

4.2 引起社会动荡不安

4.3 阻断正常的交通运输事业

5. 民国时期洞庭湖区防灾、救灾措施

5.1 赈灾的基本程序和实施形式

5.2施行多种赈济措施

5.3 兴修水利,治理江河堤垸

5.4 设仓积谷备荒,实行米禁

5.5 建立灾害的科学研究与监测机构.

5.6 慈善团体及民间社会的互助共济

6.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展开▼

摘要

洞庭湖区,位于长江中游以南,湖南省北部,以波澜壮阔的洞庭湖为核心,是湖南省农业开发最早、人口密度最大的地区之一。洞庭湖区自古以来交通便利,物资丰腴,物产丰富,地理位置十分优越,但同时也是历来洪水灾害的重灾区和多发区。频繁的洪涝灾害危及湖区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严重地制约着湖区经济社会的发展。本文从洞庭湖区的灾荒史入手,通过大量档案报告和方志对民国湖区洪涝灾害进行历史研究,并着重分析民国时期防灾、救灾措施。
  本研究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介绍了本文的研究目的与意义,说明文章的史料来源,并回顾了前人的研究成果;第二部分简述洞庭湖区的历史地理和历史变迁。第三部分概述民国时期洞庭湖区的洪涝灾害,包括梳理湖区灾况,分析洪涝灾害的特点以及成因。第四部分利用史料分析阐述民国时期洞庭湖区洪涝灾害的影响(以1931年为例)。第五部分阐述了应对灾情湖南省内赈务机构和民间慈善团体在洞庭湖区施行的一系列措施,以1931年大水灾为例,详细介绍了救灾的程序,施行的急赈、田赋蠲缓与豁除、工赈、农赈等措施,同时还涉及兴修水利,治理江河堤垸,设仓积谷备荒、实行米禁,建立灾害的科学研究与监测机构、慈善团体及民间社会的互助共济等方面内容。

著录项

  • 作者

    袁野;

  • 作者单位

    华南农业大学;

  • 授予单位 华南农业大学;
  • 学科 科学技术史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衷海燕;
  • 年度 2017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F329.06;
  • 关键词

    民国时期; 洞庭湖区; 洪涝灾害; 治理模式;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