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唐山皮影戏艺术风格研究
【6h】

唐山皮影戏艺术风格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绪论

第一章 唐山皮影戏概述

1.1唐山皮影戏的发展历程

1.1.1 发展初期

1.1.2 几次劫难

1.1.3皮影戏的新生

1.2唐山皮影戏的演变

1.2.1制作材料上的演变

1.2.2 影人影窗的演变

1.2.3灯光的演变

1.2.4 乐器的演变

1.2.5皮影艺人的演变

1.3 唐山皮影戏的雕刻技术及审美特征

1.4唐山市皮影剧团及部分演员简介

第二章 唐山皮影戏的音乐形态分析

2.1独特的演唱方式及角色分类

2.1.1 演唱方式

2.1.2角色分类

2.2严谨精巧的唱词

2.2.1五字句(或称五字赋)

2.2.2七字句(或称七字赋)

2.2.3三赶七(或称三顶七)

2.2.4硬辙

2.2.5大金边小金边

2.2.6 赞语

2.3丰富多彩的唱腔

2.4 板式及曲体结构

第三章 唐山皮影戏的代表作---《牛郎织女》艺术分析

3.1剧情介绍

3.2全剧的剧本文学分析

3.2.1剧情梗概

3.2.2 主题

3.2.3 场次

3.2.3 主要人物

3.2.4 剧本结构的图表分析

3.3重点段落的唱腔分析

3.3.1织女的“三赶七唱段”艺术分析

3.3.2织女的平调唱段

3.3.3 牛郎的悲调唱段

第四章 唐山皮影戏的现状与发展

4.1 唐山皮影戏的生存困境

4.1.1 传承人员的断代

4.1.2 剧目缺乏时代特色

4.1.3 民间影班演出市场的局限性

4.2 唐山皮影戏的改革措施

4.2.1加大宣传力度

4.2.2 表演技术的创新

4.2.3 现代性因素的融入

4.2.4 重视田野调查,认真开展普查工作,制定和完善有关的保护政策。

4.2.5 拓展市场 加强对外交流活动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一

附录二

附录三

致谢

展开▼

摘要

唐山皮影戏是我国古老的民间艺术,它以其独特的造型深受广大群众的喜欢,特别是它的唱腔风格更是独具特色,韵味十足,在经历了漫长的历史研磨后,唐山皮影戏仍然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展现着自己的风采。
  本文以《牛郎织女》为例对唐山皮影戏的艺术风格进行研究,重点在于对其音乐本体的研究。全文共分为四章:第一章对唐山皮影戏的发展脉络、演变历程等方面进行了简要概述;第二章对它的唱词、唱腔、板式等方面都进行了较为详尽的梳理;全文的重点是第三章---《牛郎织女》艺术分析,其中的几个唱段都体现了唐山皮影戏音乐方面的典型特点,所以笔者通过以图表分析、谱例分析、文字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理清其音乐方面的运用规律;最后,文章的第四章用一定量的篇幅分析了唐山皮影戏的现状并对其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唐山皮影戏是民俗文化的珍宝,研究它的艺术风格有助于让更多的人了解、喜欢这种独具特色的艺术形式,也有助于这门民间艺术得到更好的继承与发展。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