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滨海新区与浦东新区产业发展模式的比较研究
【6h】

滨海新区与浦东新区产业发展模式的比较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前言

第一章 产业发展模式的理论依据

1.1产业及产业发展的概念界定

1.1.1产业的概念

1.1.2产业发展的概念

1.2区域产业结构及其演变趋势

1.2.1区域产业结构

1.2.2区域产业结构的特性

1.2.3区域产业结构演变趋势

1.3区域产业结构变动导向

1.4区域主导产业的选择

1.4.1关于区域主导产业

1.4.2区域主导产业的集聚过程和方式

1.5发展模式的概念界定

1.5.1产业发展模式的含义

1.5.2产业发展模式理论述评

1.5.3合理的区域产业发展模式

1.6增长极理论

第二章 滨海新区的产业发展现状

2.1滨海新区产业发展的基础优势分析

2.1.1区位优势

2.1.2资源优势

2.1.3物质、技术优势

2.1.4政策优势

2.2滨海新区产业总体状况分析

2.2.1滨海新区各产业结构变动分析

2.2.2滨海新区工业状况分析

2.2.3第三产业发展状况分析

2.3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状况分析

2.4本章小结

第三章 滨海新区与浦东三次产业发展水平比较分析

3.1两新区产业发展基础条件比较

3.2滨海新区与浦东新区三次产业的比较分析

3.2.1三次产业结构演化轨迹的比较

3.2.2三次产业对地区GDP的贡献比较分析

3.3外资利用与产业变动的比较分析

3.4相对比较判别原理在两新区的产业发展比较中的运用

3.4.1相对比较判别的原理

3.4.2相对比较判别的方法

3.5本章小结

第四章 滨海新区产业发展的路径选择及对策

4.1路径选择的理论依据

4.2产业发展的路径选择

4.3促进滨海新区三次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4.3.1制定统一的产业发展规划,强化政府在产业结构调整中的作用

4.3.2用产业全球化思维,调整产业结构

4.3.3合理引导外商投资方向,提升产业层次

4.3.4以建设世界加工制造业中心为目标,大力发展工业经济

4.3.5经济、合理、有序地调整产业布局

4.3.6构建以产业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技术创新体系

4.3.7拓展服务领域,加快发展第三产业

结论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情况

致谢

展开▼

摘要

区域经济的增长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产业的拉动作用,产业的发展关键在于模式的正确选择。天津滨海新区经过10多年的开发开放,经济建设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其区域经济发展被纳入了“十一五”国家发展战略中。随着内外经济发展环境的改变,其产业应该如何发展才能更好的加快其经济的增长成为众多学者日益关注的问题。 本文在介绍了产业发展模式的概念及相关理论的基础上,首先对滨海新区的产业发展的基础条件优势及其产业的发展现状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得出滨海新区现在走的是以工业为主导产业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模式。在此基础上,从各产业对当地GDP的拉动和贡献以及外商投资对产业变动的影响等方面对滨海新区的各产业发展与浦东新区进行了比较分析。又通过相对比较原理的运用,证明滨海新区的产业发展可以参照浦东的成功经验,但并不能完全照搬浦东的发展模式。最后针对滨海新区的产业特点及存在问题,提出其应该坚持“二三一”产业发展目标,走以第二产业为主导产业的高新技术发展模式,但同时在未来的一段时期内,应加大调整产业结构的力度,大力加强发展第三产业,加快产业结构调整的进程。 本文在写作过程中,首先运用扎根理论的研究方法归纳总结了产业发展模式的理论,其次运用定量分析方法,结合霍夫曼指数分析了滨海新区工业的发展阶段;第三比较分析了浦东与滨海新区产业发展的现状,并结合实证分析总结出浦东产业成功发展的经验、滨海新区产业发展的特点及存在的问题;最后运用定性分析提出滨海新区产业发展的发展路径及对策思路。 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第一运用实证、定性与定量相结合比较分析了浦东与滨海新区的产业发展,总结得出滨海新区以第二产业为主导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模式;第二本文把霍夫曼指数运用到滨海新区第二产业的分析当中,得出了滨海工业发展的霍夫曼指数,实证说明滨海新区的工业处于高级阶段;第三针对滨海新区的产业发展的特点及问题给出了自己合理的路径选择和对策,并提出了其经济、合理的产业布局。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