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骨髓库姆试验(+)血细胞减少患者骨髓细胞自身抗体IgG破坏和/或抑制骨髓造血的机制研究
【6h】

骨髓库姆试验(+)血细胞减少患者骨髓细胞自身抗体IgG破坏和/或抑制骨髓造血的机制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论文说明:符号说明

声明

前言

研究现状、成果

研究目的、方法

一、IRP患者骨髓红系造血岛形成机制研究

1.1对象和方法

1.2结果

1.3讨论

1.4小结

二、IRP患者骨髓巨噬细胞数量、活化抗原表达及功能研究

2.1对象和方法

2.2结果

2.3讨论

2.4、小结

三、IRP患者膜功能抗原封闭的研究

3.1对象和方法

3.2结果

3.3讨论

3.4、小结

结论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图/表(1)

附图/表(2)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附录

综述一 骨髓红系造血岛研究进展

综述二 自身免疫性疾病中巨噬细胞功能、B淋巴细胞功能亢进累及造血系统的研究进展

致谢

展开▼

摘要

目的: 初步探讨骨髓单个核细胞库姆(BMMNC-Coombs)试验(+)血细胞减少(又称免疫相关性全血细胞减少,immunorelated pancytopenia,IRP)患者骨髓造血细胞自身抗体IgG破坏和/或抑制造血机制。 方法: 选取IRP患者为研究对象,以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SAA)及正常人分别为病例及正常对照,进行下述研究:第一部分IRP患者骨髓红系造血岛(EI)形成机制。(1)采用流式细胞术(FACS)检测IRP患者骨髓细胞(CD34+、CD15+及GlycoA+细胞)膜抗体(IgG、IgM)类型;(2)采用免疫荧光(IF)法标记48例IgG(+)的IRP患者骨髓EI,观察自身抗体IgG在EI分布;(3)探讨EI自身抗体分布与IRP患者病情相关性。第二部分骨髓巨噬细胞(MФ)数量、活化抗原表达及功能研究。(1)采用流式细胞术(FACS)检测IRP患者骨髓细胞(CD34+、CD15+及GlycoA+细胞)膜抗体(IgG、IgM)类型;(2)采用FACS检测61例IgG(+)IRP患者骨髓MФ数量[(CD68+/CD45+)%]、活化抗原(CD69)表达水平[(CD68+CD69+/CD68+)%];(3)采用鸡红细胞(CRBC)吞噬试验评价骨髓MФ吞噬率和吞噬指数。第三部分骨髓造血细胞膜功能受体封闭研究。FACS检测骨髓GlycoA(+)细胞膜EPO受体(EPOR)和自身抗体IgG;在含不同浓度EPO的培养基中培养骨髓干祖细胞,7天检测红系集落(CFU-E)产率。 结果: 第一部分:(1)48例IRP患者中有14例(29.17%)骨髓“EI”的IF阳性,即EI中巨噬细胞和幼红细胞间沉积自身抗体IgG。(2)这14例患者骨髓GlycoA(+)细胞膜上均(100%)测及自身抗体IgG,贫血是首发症状,以重度贫血为主[重度贫血9例(64.29%),中度贫血5例(35.71%)];余34例未测及EI中有自身抗体IgG沉积者仅2例(5.89%),其贫血程度轻。(3)14例EI有自身抗体IgG沉积患者的网织红细胞比例[(2.0±0.8)%]、胸骨红系比例[(44.1±13.9)%]及间接胆红素水平[(9.4±4.7)mmol/l]均明显高于EI中无IgG沉积者[(1.3±1.0)%,(29.8±8.2)%,(6.6±6.7)mmol/l](P<0.05),而前者的血红蛋白水平[(59.6±16.2)g/l]低于后者[(83.4±25.0)g/l](P<0.05)。(4)EI有自身抗体IgG沉积患者3、6个月总有效率(57.14%、85.71%)优于EI无自身抗体IgG沉积患者(P<0.05)(32.26%、61.29%)。 第二部分:61例IRP患者骨髓MФ数量、活化抗原表达、CRBC吞噬率及吞噬指数[(0.57±0.30)%,(40.30±18.49)%,(37.56±15.20)%和(0.75±0.34)]均高于10例SAA患者[(0.46±0.08)%,(32.44±19.37)%,(28.26±10.46)%和(0.59±0.39)]及13名正常人[(0.44±0.69)%,(29.71±11.67)%,(25.63±14.75)%和(0.55±0.16)](P<0.05);且MФ数量与活化抗原表达、吞噬率及吞噬指数均呈正相关(r=0.89,p<0.01;r=0.43,p<0.01;r=0.40,p<0.01)。根据MФ数量将IRP患者分为A组(MФ≥0.5%)和B组(MФ<0.5%),A组34例患者中32例(94.12%)自身抗体为IgG,B组27例患者中仅2例(7.41%)自身抗体为IgG;A组患者MФ的活化抗原表达、CRBC吞噬率及吞噬指数[(49.19±16.63)%,(46.62±13.38)%,(0.91±0.36)]显著高于B组患者[(29.11±14.30)%,(28.67±12.59)%,(0.61±0.30)](P<0.05),而B组患者与SAA及正常人无显著性差异(P>0.05)。将34例BMMNC-IgG(+)型患者分为MФ高(≥0.75%)、低水平(<0.75%)2组,25例(73.53)MФ低水平患者均仅能检测到一系骨髓细胞(CD34+/或CD15+/或GlycoA+)有IgG,9例(23.53%)MФ高水平患者有8例能检测到二系骨髓细胞有IgG,1例(2.94%)是三系骨髓细胞均有IgG; MФ高水平的IRP患者MФ的活化抗原表达、CRBC吞噬率及吞噬指数[(56.12±15.11)%,(60.22±12.51)%,(1.23±0.23)]显著高于MФ低水平患者[(44.58±18.16)%,(43.32±9.24)%,(0.84±0.24)](P<0.05)。MФ高水平患者外周血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水平、血小板计数均显著低于MФ低水平患者(P<0.05);MФ高水平患者的网织红细胞比例、胆红素水平及胸骨红系比例均显著高于MФ低水平患者(P<0.05)。 第三部分:(1)24例骨髓GlycoA(+)细胞膜IgG(+)的IRP患者骨髓GlycoA(+)细胞膜EPOR水平[(4.16±0.15)%]显著低于10名正常人[(6.04±0.48)%](P<0.05)。(2)这些IRP患者骨髓细胞体外培养,CFU-E产率与EPO浓度的关系呈两种形式:EPOR低水平组1的拟合方程为:y=1.0028x-2.0056,(P<0.05,g<0.05),回归检验有显著性,失拟检验回归方程拟合良好,呈线性关系,提示有增长趋势;EPOR低水平组2数据行拟和检验结果:F=0.25,P=0.6264,g=0.16,为非线性关系,无增长变化趋势;正常人拟合方程为:y=0.68915x-1.9783(P<0.05,g<0.05),回归检验有显著性,失拟检验回归方程拟合良好,呈线性关系,提示有增长趋势。 结论: IRP患者自身抗体IgG抑制和/或破坏骨髓造血的机制可能是: (1)激活MФ吞噬和破坏带有自身抗体IgG的骨髓造血细胞导致骨髓造血功能衰竭; (2)部分自身抗体IgG通过与骨髓造血细胞膜功能抗原(如EPOR)结合,使骨髓造血细胞缺乏必需造血生长因子刺激从而影响其增殖和分化。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