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公共财政框架下实现和谐社会发展的路径选择
【6h】

公共财政框架下实现和谐社会发展的路径选择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导论

一、选题背景与意义

二、国内外类似研究的一般情况

三、研究对象与范围

四、论文写作基本思路与结构

五、研究方法

六、论文创新点和研究难点

第一章 理论综述与评析

第一节 中外“和谐社会”理念的形成与嬗变

一、中国的和谐社会观

二、西方国家的和谐社会理念

三、中西“和谐社会”理念之比较

第二节 可持续发展与和谐社会

一、当代中国社会发展过程中影响社会和谐的主要因素

二、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三、人与自然和谐的路径选择

四、人与社会和谐的路径选择

第三节 实现和谐社会过程中的政府作用

一、政府、公共政策与实现和谐社会的一般关系

二、管理社会与政府职能的转变

三、通过公共财政推动和谐社会的实现进程

四、(实现和谐社会进程中)政府性质的研究

第二章 通过公共财政实现重大社会目标的基本原理

第一节 现代公共财政的一般性质

一、决定公共财政性质的哲学观念

二、现代公共财政目标的形成

三、现代公共财政的基本特点

第二节 公共财政与可持续发展

一、环境资源配置上的市场失灵

二、可持续发展理论概述

三、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公共财政政策

第三节 公共财政与社会收入分配

一、社会收入分配公平化是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

二、收入差距过大对效率与公平关系的影响

三、发挥公共财政作用促进社会收入公平分配

第四节 公共财政与公民(社会)道德体系建设

一、关于伦理道德的经济学分析

二、伦理道德建设中的公共财政作用

第三章 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财政政策选择

第一节 中国经济发展环境现状

一、粗放型经济增长模式

二、粗放型经济增长模式的不可持续性

三、加快经济增长模式转变的必要性、紧迫性

第二节 环境友好型发展模式的现实选择

一、经济发展与环境损害的“倒U理论”

二、环境友好型经济发展模式

三、发展循环经济的途径

四、中国避免“倒U”死结的必由之路

第三节 有助于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税收政策体系

第四节 实现环境友好型发展模式的其他对策建议

一、转变政府职能,增加环境保护的财政投入

二、有助于推动环境友好型发展模式的财政激励体制

三、各级政府绩效考核中应加入环保与环境治理因素

四、倡导企业责任、绿色消费,构建循环经济社会伦理体系

第四章 促进人与社会和谐发展的财政政策选择

第一节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收入现状分析

一、收入分配差距不断扩大

二、收入差异不断扩大的原因

三、有失社会公平的社会收入分配格局可能产生的严重后果

第二节 可持续的社会收入分配模式的现行选择

一、经济发展与收入分配的“倒U”理论

二、收入分配“倒U曲线”对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误导性

三、中国避免“倒U”死结的必由之路——“有限制的不平等”

第三节 实现社会收入分配合理化的公共财政对策建议

一、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政策选择

二、缩小城乡内部不同阶层居民收入差距的措施

三、缩小区域收入差距的措施

第五章 管理社会与政府治理

第一节 国民道德与行政伦理

一、道德拯救与制度保障

二、行政伦理与政府治理

第二节 中国的政府治理

一、目前中国政府管理活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二、西方发达国家政府治理的重要经验

三、未来中国政府治理活动追求的基本目标

第三节 关于实现“人”、“政”和谐的对策建议

一、通过公共财政改革探索合适的政府治理模式

二、公共财政框架下政府治理活动的主要内容

三、和谐社会中的“人”、“政”和谐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中文部分

英文部分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个人学习简历:

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后记

展开▼

摘要

本文立足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理论前沿,对当代中国社会最为关切的两大课题——和谐与发展——进行学理的研究。从和谐与发展的辩证关系出发,通过对社会和谐思想与社会发展理论的总结和提炼,借鉴世界各国的现代化建设经验,并对和谐社会的相关理论进行深入研究和系统分析,在此基础上建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体系。
  全文分为导论、理论基础、主体和结论四个部分。
  导论部分主要介绍问题提出的背景、论文研究的主题、选题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课题研究的现状与评析以及课题研究的基本思路和方法等。
  第一章和第二章为论文的理论基础部分。
  第一章系统介绍社会和谐思想的渊源以及社会发展观的历史演进和当代转折。通过揭示和谐与发展之间的辩证关系,阐释和谐对发展的建构性作用和工具性作用。
  第二章论述公共财政政策与可持续发展、社会公平的互动关系,指出公共财政对社会道德体系建设的作用,最后总结了公共财政的本质一民主财政和法制财政的终极意义。
  主体部分由第三、四、五章组成。
  第三章论述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财政政策选择,即可持续发展路径选择。依据中国经济现状,用环境“倒U曲线”理论说明传统发展模式的局限性及避免环境“倒U曲线”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必要性,进而推动实施合适的有利于循环经济、节约型经济的财政政策。
  第四章探讨促进人与社会和谐发展的财政政策选择,主要论述社会收入公平分配的路径选择。重点探讨中国收入分配现状及其对社会公平的诉求,说明收入分配“倒U曲线”的误导性和非现实性,树立“有限制的不平等”观念以缓和社会收入分配矛盾的影响,为实现社会收入分配合理化的财政政策提供可行性选择。
  第五章主要探讨管理社会与政府治理的关系。本章首先论述和谐社会的意识形态特征,强调了和谐社会的伦理道德体系和民主法制等制度建设的必要性,以说明财政民主化、财政法制化、财政透明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道德体系建设的现实财政政策选择和制度保障。其次论述和谐社会中的社会管理组织的特征,政府治理与和谐社会发展的一般关系,按照和谐社会的要求优化公共财政关系问题,最终实现“人”、“政”和谐。
  结束语在总结全文的基础上,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研究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未来进行了展望。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