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西藏草原生态经济可持续发展研究
【6h】

西藏草原生态经济可持续发展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附图

1前言

2国内外研究概况

2.1草原生物多样性研究

2.2放牧对草原退化及恢复的影响研究

2.3草原退化的原因研究

2.4草原生态系统结构、功能与生产力研究

2.5草原生态经济以及牧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研究

2.6西藏草原生态及可持续发展研究

3西藏草原生态经济系统区划研究

3.1西藏草原生态系统的划分依据

3.2西藏草原生态系统的分布及畜牧业发展现状

4西藏草原生态系统现状与其物质能量关系

4.1西藏草原生态系统现状

4.2西藏草原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分析

4.3西藏草原生态环境恶化原因分析

5西藏牧区经济发展现状及国民经济与牧业发展关联分析

5.1发展现状

5.2西藏畜牧业与西藏国民经济关联度分析

6西藏畜牧业发展预测

6.1灰色建模

6.2 GM-DM对偶映射长期预测模型与新陈代谢GM(1,1)模型

6.3西藏畜牧业2003~2006产值预测

7西藏草原牧区生态—经济的关系研究

7.1西藏草原环境容量与经济环境容量

7.2西藏草原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之间现存的关系——恶性循环

8西藏草原生态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模式研究

8.1草原生态—经济系统结构

8.2西藏牧区经济发展制约因素

8.3可持续发展模式

9西藏草原生态经济可持续发展对策

9.1用博弈论分析西藏草原生态经济发展

9.2从产业结构看西藏畜牧业发展

9.3全面发展畜牧业经济

9.4各生态系统发展建议

10本研究成果的经济和环境评价

10.1经济效益评价

10.2环境效益评价

11结论

参考文献

后记

附: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展开▼

摘要

通过对西藏畜牧业发展状况的调查,用关联度分析了西藏畜牧业经济与西藏国民经济之间的关联关系.经计算得出二者之间的关联度为0.6829.由此可以看出西藏畜牧业在西藏国民经济中占有较高的关联度,但其关联性有弱化的趋势,即牧业经济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正在削弱.运用灰色系统将灰色预测模型GM-DM对偶映射长期预测模型与新陈代谢GM(1,1)模型结合,建立了2003~2006年西藏畜牧业经济发展的时间响应预测模型,对西藏畜牧业2003~2006年经济发展进行了预测.从以上预测结果可以看出,用GM-DM对偶映射长期预测模型与新陈代谢GM(1,1)模型相结合预测出的结果,误差较小(最大的误差值仅为3.88%),因此其预测值有较高的可信度.分析预测结果不难发现,西藏牧业经济的发展速度有明显减弱的趋势,历史数据和预测数据均表明西藏牧业经济的发展符合S规律,这是草本植物生产量决定畜牧环境容量,畜牧环境容量决定牧业经济环境容量的客观规律所致.西藏草原生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涉及到自然条件和社会条件.自然条件大多是不可控制的,即使少部分可控,其控制限度是非常有限的.社会条件绝大多数是可以控制的,针对西藏的具体情况,其中最主要的可控因子为科技、资金、物质和观念.根据可控因子建立西藏草原生态与经济可持续发展模型.根据西藏草原生态与经济可持续发展模型,西藏草原生态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对策是:通过草原产权制度改革,使牧民从传统的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