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青海牧区草原生态经济发展研究
【6h】

青海牧区草原生态经济发展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绪论

一、选题目的和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三、研究方法、思路

四、研究创新和不足

第1章 生态经济概念界定和相关理论概述

1.1 生态经济及生态经济系统概述

1.1.1 生态经济基本涵义及发展

1.1.2 生态经济系统的基本涵义及功能

1.1.3 生态经济学的研究重点:生态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

1.2 发展生态经济的相关背景原理概述

1.2.1 马克思主义生态观

1.2.2 可持续发展理论

1.2.3 环境发展经济理论

1.3 青海牧区草原生态经济界定

1.3.1 草原生态经济

1.3.2 青海牧区草原生态经济

第2章 青海牧区生态及经济发展现状

2.1 青海牧区的基本情况概述

2.1.1 自然环境恶劣且生态脆弱

2.1.2 自然资源丰富

2.1.3 地缘位置显要

2.1.4 人文环境良好

2.2 青海牧区生态经济发展现状概述

2.2.1 生态环境现状

2.2.2 区域经济发展现状特点

2.3 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间的均衡问题突出

2.3.1 进行生态环境保护就无法保障经济正常发展

2.3.2 经济的快速增长无法在生态环境保护的基础上进行

第3章 青海牧区草原生态经济及影响因素研究

3.1 青海牧区草原生态经济主体因素关系分析

3.1.1 生态经济主体因素间互相融合的关系

3.1.2 生态经济主体因素间互相影响制约的关系

3.2 青海牧区草原生态经济发展的影响因素分析

3.2.1 政策因素影响

3.2.2 经济因素影响

3.2.3 文化因素影响

3.3 青海牧区草原生态经济及其发展的影响因素小结

3.3.1 青海牧区生态经济主体因素间关系小结

3.3.2 青海牧区生态经济影响因素小结

第4章 青海草原生态经济发展模式研究

4,1 国内草原生态经济发展模式

4.1.1 我国已有的草原生态经济发展模式概述

4.1.2 国内草原生态经济的可借鉴做法

4.2 国外的现代畜牧业发展模式

4.2.1 现代草地畜牧业

4.2.2 大规模工厂化畜牧业

4.2.3 适度规模经营畜牧业

4.2.4 集约化经营畜牧业

4.3 青海牧区草原生态经济发展模式探讨

4.3.1 传统经济模式分析

4.3.2 可持续发展模式探讨

第5章 青海牧区草原生态经济可持续发展对策探讨

5.1 青海草原生态经济可持续发展离不开政策扶持

5.1.1 营造青海牧区草原可持续发展的氛围

5.1.2 创造青海牧区草原经济快速稳健发展的机会

5.2 发展青海草原生态经济可持续发展需要合适的经济方式

5.2.1 发展特色畜牧业——培育特色草种和牲畜品种

5.2.2 发展特色旅游产业——主题生态旅游

5.2.3 发展特色产业——体现矿产、风电等能源工业的价值

5.3 青海牧区草原生态经济可持续发展需要文化调适

5.3.1 发扬民族宗教意识中的环保意识和可持续意识

5.3.2 向可持续发展转变观念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展开▼

摘要

如何处理经济社会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自人类意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以来对此一直争论不休。这两者是生态经济的主体,它们之间的关系是生态经济的核心。在地处三江源的青海牧区的生态经济发展中,存在着在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两者间顾此失彼的问题、两者间关系的平衡问题。到目前为止,只有可持续发展模式才能够科学地处理经济发展与维护生态环境质量之间的辩证关系,也只有科学发展观是遵循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原则。以此原则为指导,逐渐从传统的经济模式向可持续发展模式转变是当今生态经济发展的不二选择。在这样的发展模式下,青海牧区应从生态经济两主体要素间耦合关系的经济、政治、文化等各方面影响因素入手,具体开展生态畜牧业、生态农业、生态旅游业,并配以黑土滩的综合治理、盐碱地合理开发、草原面积的严格控制等措施,真正做到因地制宜、因时制宜。
   目前,青海牧区生态经济的发展已不单纯是经济的发展,也不仅仅停留在生态保护的层面。要想生态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政治方面,要适当地进行政策扶持;在经济上,一方面要改变产业结构,另一方面要发展特色经济,适度控制开采力度;在文化方面,要增强当地人的环保意识和可持续意识。
   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间的互相耦合作用在任何地方都存在,但是在各个地方的存在意义和方式各不相同。在青海牧区,三江源头和西部边沿、青藏高原的地理位置决定了它的生态经济的独特的战略意义。而于本文的研究,无论是概念探析,还是问题的着眼点、分析,还是问题的解决对策都有着一定局限性,尤其是对于生态环境中的除人以外的生物群落保护问题以及牧民的生活方式地改进、生活质量地提高等社会问题研究甚少,还有待本课题的扩展研究。
   总而言之,青海牧区草原生态经济的发展,必须也只有在可持续发展和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才能进行下去。并且,青海的几大牧区要想可持续发展,就必须采取合理的发展方式来控制住草原面积沙化、黑土滩化和盐碱化的程度。以当前的经济形势来看,青海牧区的环境质量的加速恶化是必然的,在青海牧区的存在是不可持续的。只有兼顾了生态环境的保护和经济的发展,才能让青海牧区的生态经济常规化发展。否则只能是短暂的、当代的发展,是一种不持续的发展方式。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