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中国部分地区大豆根瘤菌的遗传多样性和系统发育研究
【6h】

中国部分地区大豆根瘤菌的遗传多样性和系统发育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1 文献综述

1.1 前言

1.2 根瘤菌多样性研究

1.2.1 表型多样性研究

1.2.2 遗传多样性研究

1.3 根瘤菌的系统发育研究

1.3.1 依据“分子钟”基因序列建立的根瘤菌系统发育关系

1.3.2 建立在系统发育关系上的根瘤菌分类体系

2 本研究目的与意义

3 材料与方法

3.1 样品采集

3.2 菌株分离,纯化与回接

3.3 方法

3.3.1 总DNA提取

3.3.2 ERIG-PCR指纹图谱分析

3.3.3 16S rDNA PCR-RFLP指纹图谱分析

3.3.4 GSⅡPCR-RFLP指纹图谱分析

3.3.5 代表菌株16S rDNA与GSⅡ序列分析

3.3.6 数据处理

4 结果与分析

4.1 ERIC-PCR指纹图谱分析

4.2 16S rDNA PCR-RFLP酶切图谱分析

4.3 GS Ⅱ PCR-RFLP酶切图谱分析

4.4 代表菌株16S rDNA和GSⅡ序列分析

4.4.1 16S rDNA序列分析

4.4.2 GSⅡ序列分析

5 讨论与结论

5.1 讨论

5.2 结论

6 进一步研究的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展开▼

摘要

从中国的北京、内蒙古、吉林、黑龙江、江苏、浙江、河南、湖北、湖南、江西、四川、福建等地的大豆(Glycina max)与野大豆(Glycine soja Sieb)根瘤中分离纯化得到29株根瘤菌,并同13株参比菌株,采用ERIC-PCR,16S rDNA PCR-RFLP,GSⅡ PCR-RFLP,以及代表菌株的16S rDNA和GSⅡ序列分析等方法对其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和系统发育研究。 ERIC-PCR聚类结果表明:所有供试菌株在62%的相似水平处聚在一起,在82%的相似水平上分成7个遗传群,遗传多样性明显。 16S rDNA PCR-RFLP聚类结果表明,供试大豆根瘤菌分布在Rhizobium、Sinorhizobium和Agrobacterium3个分支,在82%的相似水平上分成了7个群。位于Rhizobium分支的大豆根瘤菌,CCBAU41298、CCBAU35030与R.tropic CIAT899T处于同一亚分支,CCBAU01088与R.leguminosarum USDA2370T聚在一起,其余13个菌株则形成独立的亚分支;另有11个菌株位于Agrobacterium分支,其中5个形成独立的系统发育群。GSⅡ PCR-RFLP聚类中,所有供试菌株在61%相似水平上聚在一起,在83%的相似水平分为成了10个遗传群。 16S rDNA序列分析构建的系统发育树中代表菌株分布在Rhizobium,Sinorhizobium,Agrobacterium3个分支。其中CCBAU10109与S.freii ATCC35423T的序列相似性为100%; CCBAU31002、CCBAU21024与A.tumefaciense NCPPB2437T的序列相似性为99.6%; CCBAU01040与A.rubi IFO13261T的序列相似性为98.4%;分布在Rhizobium分支的代表菌株与R.sullae USDA4950T序列相似性大约为99.0%。 GSⅡ序列分析构建的系统发育树中代表菌株分布在Rhizobium-Agrobacterium,Sinorhizobium2个分支。CCBAU10109与S.reii USDA205T的序列相似性为99.5%; CCBAU31002、CCBAU21024、CCBAU01040与A.tumefaciense CCBAU61139T的序列相似性分别为94.0%、93.9%、95.7%;位于Rhizobium亚分支的代表菌株与R.leguminosarum USDA2370T的序列相似性大约为90%。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